周期性瘫痪是常见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血钾浓度发生变化引起的。周期性瘫痪的症状类型不同,有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三型,症状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下面就是周期性瘫痪的相关治疗方法。
周期性瘫痪的中医治疗
1.风热中络证:肢体痿软无力,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甚至瘫痪,身热微恶风寒,口干,汗出,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舒筋通络。
2.风痰阻络证:肢体痿软无力,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头目眩晕,咳吐泡沫痰涎,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祛风化痰、和营通络。
3.肺燥津亏证:病起发热,或热病后出现肢体软弱不用,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清肺润燥。
4.脾胃气虚证: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腹胀,面浮而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补益脾胃。
5.湿热阻络证:下肢痿软,身体困重,或麻木微肿,或足胫发热,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化湿、宣痹通络。
6.瘀血阻络证:肢体痿软无力、刺痛拒按,肌肤不荣,面色暗黑,舌质紫暗或淡,苔润,脉弦涩。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7.脾虚湿困证:肢体痿软无力,脘腹痞胀不适,身重困倦,纳呆,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健脾渗湿。
8.气血两虚证:肢体痿软无力,面色萎黄不华,心悸怔忡,舌淡,脉弱。补益气血。
9.肝肾阴虚证:起病缓慢,肢体痿软无力,腰脊酸软,眩晕,咽干耳鸣,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舌红绛少苔,脉细数。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10.气虚血瘀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肤甲错,面色不荣,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脉细涩。益气活血。
11.肾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精神倦怠,发育不良,囟门迟闭或未闭,骨节细小,头大发稀,精少不育,女子闭经,舌淡,脉弱。补肾培元。
12.脾肾阳虚证:肢体痿软无力,畏寒肢冷,男子阳痿,女子宫寒,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无力。温补脾肾、舒筋活络。[page]
周期性瘫痪的针灸治疗
1.取穴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上巨虚、解溪为主,辅以脾俞、胃俞、气海,针刺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之补法,隔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中脘、足三里针后加灸3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中间隔l周。1~4个疗程治愈,2年未见复发。
2.针刺治疗31例,取穴:手足阳明经上下肢穴位,肩髑、曲池、合谷、梁丘、犊鼻、足三里、丰隆、解溪、中脘等穴,配以环跳、阳陵泉、大椎穴。以上穴位交替使用,进针得气后用捻转法强刺激,每10分钟一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2次;对照组30例作补钾治疗,2~7天为一疗程。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分别为20、5.2、2和93.34%,二者相仿。
3.取大椎、肩髑、曲池、合谷、环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三阴交,进针得气后用捻转泻法,再以6805一Ⅱ型电针仪接通曲池与合谷、足三里与阳陵泉,采用断续波,通电30分钟,其他穴位隔10分钟运针一次,每日针2次;对照组补钾。治疗组32 例,痊愈26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28例,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有效率93.3%。
周期性瘫痪的针灸治疗
周期性瘫痪的饮食注意
1.低血钾性周期性瘫痪宜选用高钾饮食,如瘦猪肉、猪肝、猪腰、猪肚、肉松、咸肉、羊肉、鸡肉、鱼、干贝、虾米;黄豆、青豆、黑豆、赤豆、绿豆、豌豆、蚕豆、豆制品、花生、莲子、百合、慈菇、竹笋、蘑菇、紫菜、榨菜、白菜、苋菜、菠菜以及各种水果。
2.高血钾性周期性瘫痪宜进食低钾食物,如鸡蛋、鸭蛋、松花蛋、猪血、猪肠、海参、南瓜、菜瓜、凉粉、藕粉、鸡头米、甘蔗等。
3.正常血钾性周期性瘫痪,宜多进食含钙食物,如豆类、花生、奶类、海带、虾皮等。
温馨提示:周期性瘫痪患者在饮食应注意避免各种发作诱因,如过劳、过饱、受寒及精神刺激等。低钾型者应避免摄入大量糖类和大量液体,宜用低钠高钾饮食。饮食清淡,忌饥饱失常,更损脾胃。
2013-08-23 11: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