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何小姐,26岁,陕西人。
病情描述:由于受潮而致双足背及内外踝小腿内侧出现红结节,结节五天之后变为紫癜,皮下出血点破溃不愈。
诊断结果:变应性血管炎。
治疗过程:住院治疗用激素和降纤酶,治疗一个月,临床基本痊愈,上学后可能饮食,停药、体育锻炼,还有疾病本身原因等各种因素所致,二个月之后复发,复发之后病情较前一次严重了许多,双脚足背大面积溃疡,昼夜疼痛不能入睡,并有黄色分泌物渗出,治疗无果。后转至北京医院。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综合调理。
用药处方:
金银花10,菊花10,蒲公英10,紫花地丁10,青天葵10,黄芩12,黄连9,薏苡仁18,白茅根18,车前子15 丹参12 赤芍12 莪朮12,当归9。
二诊:服上药三剂,双足踝部皮损仍疼痛明显,大便偏溏,舌脉同前。处方加强行气止痛之力。上方去菊花,紫花地丁,青天葵,黄连,薏苡仁,白茅根,车前子,加连翘12,黄柏12,炒梔子9,紫草6,地肤子15,苍朮12,陈皮9,川楝子9,玄参30。
三诊:服上药三剂,双足踝部及足背多个坏死皮肤组织流脓,结痂,瘀斑,仍触痛,局部发热。面上痤疮色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象同前。於上方加重清热袪湿,行气之痛之品。苍朮12,黄柏12,牛膝15,薏苡仁30,地肤子15,丹参12,赤芍12,连翘12,蒲公英30,紫草9,白蘚皮 15,蛇床子15,苦参12,木香9,八月扎9,花椒6。
四诊:服上药三剂,双足踝部皮肤溃疡流脓止,表面结痂。皮疹疼痛及局部发热减轻,现觉搔痒。患者偶觉疲倦,大便正常。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象同前。上方去紫草,木香,八月扎,加黄芩12。6剂。推荐阅读:血管炎的治疗导航地图
2013-08-22 15: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