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家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方法,积极的诊断治疗疾病,那么任何疾病都不能困扰到大家。希望大家通过下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分析,能够尽早治疗恢复健康。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主证是血瘀证,且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疾病初期以实证为主,病久伤正,因实致虚而表现为虚实夹杂证,纯虚证极少见。除血瘀主证外均兼有其他症状,临床可根据痛经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和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变化及舌脉与其他全身证状以辨其属肝郁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肾虚血瘀,热郁血瘀中的哪一型而分别论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诊断
1、 寒凝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黑有块,块下痛减,形寒畏冷,面色苍白,痛甚则呕恶,或不孕,舌暗,苔白,脉弦紧。
分析:本病因经期或产后寒湿之邪乘虚侵入胞中,与经血相搏,使血运行不畅而瘀滞于胞中,不通则痛,故而痛经;遇热后气血运行暂时通畅故痛减;血为寒凝,因而经血量少色暗有块,瘀血内阻,冲任不能相资,同时胞宫寒凉,不能摄精成孕,故导致不孕;舌脉为寒凝血瘀之象。
2、气滞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不孕,经前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分析:本病多为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滞冲任,不通则痛,故经前经期腹胀痛;属实证故疼痛拒按;血块排出,瘀血减轻,气血暂通,故胀痛缓解;瘀血阻于冲任,冲任不能相资则导致不孕。肝部气滞,气机不畅,则肝经所过之处表现为胀痛,舌脉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3、 肾虚血瘀
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腰部酸胀,月经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块,不孕,头晕目眩,大便不实,小便频数,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分析:素体肾虚,冲任失于温养,血行涩滞,瘀阻胞中,不通则痛,故而经期经后腹痛;肾虚腰失所养则腰骶酸痛;肾虚阳衰,宫寒不能摄精成孕则不孕;肾虚封藏失司,冲任失调故而月经量或多或少;肾虚髓海不充或膀胱失约则见头晕目眩,小便频数;舌脉均为肾虚血瘀之象。[page]
4、 气虚血瘀
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大便不实,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月经量或多或少,色谈暗质稀,有块,舌体胖,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分析:本病属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致气血虚报,气虚运血无力致瘀血停滞,冲任不通则痛经;气虚化源不足,血虚冲任血少,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内有瘀血则经血有块;气虚血失统摄,冲任不固则月经量多或崩漏;中气不足则肛门重坠,大便不实;舌脉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诊断
5、 热郁血瘀
主证;经前或经期发热,腹痛拒按,甚则经期高热,直至经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月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周期提前或经期延长,量多,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性交疼痛,舌质红,或边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数。
分析;本病属经期或产后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或瘀血内停,积而化热,邪热与血相搏结,阻塞胞脉冲任,故痛经;瘀热内结,气血营卫失调故经期发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则见月经周期提前或经期延长,月经量多,色红;邪热内扰,津液不足则见烦躁易怒或大便干结,舌脉为热郁血瘀之象。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诊断标准
1、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可协助诊断。
2、有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和不孕史,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性交痛及大便坠胀等。
3、子宫可稍增大、后倾、有粘连,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窝或子宫后壁可扪及小硬结,触痛明显。阴道后穹窿可能见到紫蓝色结节,附件处可扪及与子宫相连的不活动的囊块,有轻压痛。
4、症状:①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②月经失调: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经前2~3天阴道少量出血;③不孕;④深部性交痛;⑤急性腹痛。
5、体征:在子宫直肠窝常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表面不光滑,触痛明显,固定的硬结;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时常在子宫两侧扪及囊肿,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明显触痛,囊肿在经期迅速增大。
2013-08-21 16: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