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以老年患者居多,随着岁月的增长,老年人的人体机能下降,让冠心病有了可乘之机,如果这时能够及时诊断治疗的话,对患者并不会造成大碍,相反不了解冠心病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就只能使病情越来越重。冠心病的中医诊断标准是什么?下面小编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冠心病的中医辩证诊断
1、胸阳痹阻型
证候:心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彻背,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乏力自汗,气短心悸,甚则喘咳不卧,吐白色泡沫痰,苔薄白或白腻,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
冠心病的中医辩证诊断标准
证候分析:由于胸阳不足,阳虚寒凝,气机痹阻所致胸痛甚,且胸痛彻背。由于机体阳虚,寒邪乘虚侵袭,经脉挛急,血液凝滞,故遇寒则疼痛加重。阳气不足则畏寒肢冷,乏力气短,气虚不能外固表则自汗出。心阳不足,寒饮上犯心肺,则心动悸,喘息不得卧,咳吐白色泡沫痰,痰饮盛则苔白腻,无痰饮则薄白,阳气不足则舌胖有齿痕,面色恍白,阳虚失于鼓动,脉沉且迟而无力。相关推荐:冠心病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2、气虚血瘀
证候:心痛时轻时重,以隐痛为主,遇劳则发,乏力气短,心悸,自汗懒言,苔薄白,舌质暗淡,胖有齿痕,脉弱无力。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心气虚失于帅血,则致气虚血瘀。劳则伤气,更致气虚,所以劳累后则可诱发疼痛,以虚为主,所以呈隐痛。因心气虚常因思虑劳倦而致,故出现乏力、气短、心悸。汗为心之液,因于气虚,心液外溢则自汗出,心气虚无力帅血运行,血脉痹阻,故见舌暗,心失所养则心悸,"心其华在面" 心气心血不跳面色恍白,"舌为心之苗",心气虚则舌胖有齿痕。由于心气虚,不得帅血运行,鼓动无力,故脉弱而无力。
3、气滞血瘀
证候:左胸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伴两胁胀痛,胸闷不舒,常太息,时而烦躁欲哭,心悸不宁,苔薄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涩。
证候分析:因气郁日久,瘀血停着所致,故为刺痛,且部位固定不移,入夜为阴盛阳渐衰,阳衰阴盛则不利血行,故入夜则甚。肝郁气滞,则两胁胀痛,肝郁不舒则胸闷太息,甚则烦躁欲哭。瘀血阻络,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宁。舌紫暗,有瘀斑均为瘀血停着之征象。脉弦为肝所主,涩为血流不畅。[page]
4、湿热阻遏
证候: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伴院腹胀满不适,食欲欠佳,重则恶心、呕吐,体形肥胖,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冠心病的中医辩证诊断标准
证候分析:"肥人多湿",故该型患者多见于肥胖之体,湿邪粘腻重着,上泛胸中,壅遏清旷,胸阳不展,所以以胸憋闷,压榨感为主要表现,伴胸疼彻背。湿热阻遏中焦,脾失健运,则脘腹胀满,食欲欠佳,甚则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由于湿热阻遏,胸阳不振,血脉不畅,则舌暗,红为有热。苔厚腻,脉滑均为痰湿内停之征。苔色黄、脉数为有热。
5、阴虚血阻
证候:心痛时轻时重,呈隐痛伴憋闷。劳则加重。伴随症有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烦不眠,舌暗红,或有瘀斑,苔少或剥脱,脉沉红弦。患者关注:冠心病的治疗流程图
证候分析:由于阴虚血流不畅而致心痛,故呈隐痛,又因阴阳互根,阴虚日久渐致心气不足,胸阳不展故胸憋闷,劳则心痛加重。因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而致头晕目眩。肝肾阴虚,腰府失养则腰酸痛。肾阴不足,骨髓不充,腿软无力,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火上扰,神不安舍,则心悸不寐。阴虚血阻,且有虚热故舌质暗红,苔少或剥脱,脉沉细为阴血不足,弦为阴虚肝旺之征。
2013-08-20 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