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常识

      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疾病,所以做好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诊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为您分享一下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常识。

      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1)输尿管导管法:是直接定位法,但需在膀胱镜下进行,不能常规应用。

      (2)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比较简单、准确的直接定位诊断法,但不能区分是哪一侧的肾盂肾炎。

      (3)免疫荧光计数检查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菌(ACB):肾盂肾炎致病菌常被抗体包裹,膀胱炎的细菌常无抗体包裹。不仅可用作定位,而且对选择治疗方案有帮助,主张对阴性者采用单剂或短疗程法。


    泌尿系统感染

      (4)其他:如尿酶测定,肾盂肾炎时排出量增多;尿β2-微球蛋白(β 2-M)测定,升高者提示,肾盂肾炎;如同时测定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溶菌酶和尿THPT(Tamm-Horspall)均增高者,肾盂肾炎诊断价值更高。阳性率从高到底依次为THP>NAG>β2M>溶菌酶,THP假阳性率低。尿渗透压测定,低者提示肾盂肾炎等。

      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

      1、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此病以单纯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为主。但有些病人会伴有白细胞尿,但这类病人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后,红细胞尿、蛋白尿仍然持续存在。必要时可作肾活检进行鉴别。

      2、肾结核:肾结核以血尿为主要表现,伴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易误诊为泌尿系感染。但如患者经过积极抗炎治疗后,仍然有尿频、排尿不适感或尿沉渣异常,应高度重视有无肾结核,仔细检查是否有肺结核或盆腔结核的存在,同时作皮肤OT试验,血结核抗体检查,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和结核培养,如为阳性,应诊断为肾结核。

      3、无症状性菌尿:亦称隐匿性菌尿,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症状。无症状性菌尿常见于女性,临床上常无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尿常规检查改变不明显,仅有细菌尿。此病可由症状性泌尿系感染演变而来。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细菌可来自肾脏或膀胱,故对有持续性细菌尿的病例需进一步定位,并检查是否有泌尿系解剖上的异常,给以恰当的治疗。

      4、尿道综合症: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症。病人间歇或持续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症状,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多为女性,但多次尿培养均无细菌。其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人认为,与尼龙裤、妇科炎症、过分焦虑、尿道动力学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急性尿道综合症在临床上常可见到,有时中年女性雌激素分泌降低,阴道和尿道粘膜分泌的粘液减少,同时会引起阴道、尿道粘膜干涩,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外,无泌尿系感染时亦可出现排尿不适感,且反复多次作尿沉渣和尿培养均阴性。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小剂量的尼尔雌醇治疗,同时穿宽松的棉内衣裤对症状有明显改善。另外,诊断此病时要同时排除泌尿系结核、厌氧菌、真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page]

      输尿管的超声诊断

      输尿管解剖 位于腹膜后。起自肾盂,终止于膀胱三角。分为上、中、下三段。跨越髂动脉处以上为上段,中段自骼动脉到膀胱壁,下段为膀胱壁内段。

      检查方法及正常输尿管超声表现

      正常输尿管声像图 大量饮水后,输尿管呈两条平行带状回声之间夹有一条无回声 带,内径2~4mm,有蠕动。

      1.输尿管肿瘤

      【临床概述】输尿管肿瘤指发生于输尿管壁各种组织中的肿瘤,如上皮性乳头状瘤或癌、输尿管息肉、平滑肌肉瘤等。本病少见。2/3发生于输尿管中下段。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仅占泌尿系肿瘤的14%。

      【超声表现】超声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和积水的输尿管,向下顺序追踪探测,可在输尿管积水的远侧见到低回声肿瘤,肿瘤部位输尿管往往扩大。

      2.输尿管结石

      【临床概述】输尿管结石多由肾结石而来。常位于输尿管生理狭窄部。腰部阵发性酸痛和血尿为本病主要临床症状。

      【超声表现】扩张输尿管远端管腔内有致密强回声团,常表现为增强弧形光带,后方伴声影。同时肾盂肾盏有不同程度积水。

      【检查方法比较】腹平片为常规检查方法,多数阳性结石可被发现。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是明确诊断的优选检查方法,肾盂、肾盏显影迟缓,密度淡,输尿管走行区重叠有高密度影为其特征表现。CT定位薄层扫描有利于小结石的显示,在与输尿管肿瘤的鉴别中常被采用。US常因受腹腔内容物的干扰而难于观察输尿管结石。

      3.输尿管囊肿

      【临床概述】输尿管囊肿又称膀胱内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口囊肿、输尿管下端囊性扩张。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不同程度的输尿管下端开口狭窄梗阻,在尿液不断冲击下形成囊肿。囊壁外层为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中层系肌纤维结缔组织。

      【超声表现】 膀胱三角区出现圆形囊肿样无回声区,较小囊肿可见膨大与缩小的节律性运动。患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囊肿内合并结石则呈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并可随体位改变其位置。较大囊肿可阻塞尿道或向尿道脱出。推荐阅读:尿路感染的症状和治疗

      【检查方法比较】输尿管囊肿多在影像检查中偶然发现,故US和静脉尿路造影是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特别是静脉尿路造影,能全面观察肾、输尿管发育畸形及其全貌,是本病诊断的较好检查方法。CT和MRI在膀胱占位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2013-08-19 10:59:32

泌尿系统感染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