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儿童直肠息肉案例分析

      患者信息:李某,男性,8岁,学生。

      主因出现血便1周而就诊。1周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血便,呈鲜红色,每日2-3次,每次100毫升左右,无头晕、心悸、腹痛等症状,近期无体重下降。家族中无类似病人。

      结肠镜下所见:距肛门25厘米乙状结肠处可见一1.5×1.5厘米之息肉,突入肠腔,基底略窄,呈亚蒂。表面充血、水肿、糜烂,可见少许粘液覆盖,质软,余处结肠末见溃疡及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错构瘤。结肠镜诊断:乙状结肠单发息肉。

      病情分析及治疗方案:本病例具有多见于男性儿童、有无痛性血便史、肠镜发现乙状结肠单发息肉、病理证实为错构瘤等特点,可诊断为幼年性息肉。此息肉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男孩居多。其外观为圆球形或卵圆形,暗红色,表面光滑或伴细颗粒,有表浅溃疡,充血明显,并有糜烂、出血。

      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范围以内,多数直径<1厘米;70%为单发,绝大多数有蒂;无蒂及0.5厘米以下者,仅占6%。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并贮有粘液,故又名游留性息肉。有间质增生及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根据超微结构和组织培养研究,证明幼年性息肉属于错构瘤。

      此息肉一般不发生癌变,仅偶有癌变的报道。此患儿的结肠息肉糜烂合并下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故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治疗可选用圈套器自息肉蒂根部电灼切除。切除的息肉应重新做病理切片检查,以证实诊断。

    2013-08-16 10:09:43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