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是新生儿畸形的一个比较常见的方法,很多患者会因为脑瘫疾病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这对于他们的自己及家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脑瘫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脑瘫病因主要有:
1.产前
脑部先天性缺陷,常由于母亲在妊娠早期,怀孕头3个月时患风疹或其他病毒性感染所致,这些儿童往往同时有其他的先天性异常,如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缺陷(室间隔缺损),耳聋和反应迟钝,胎儿核红细胞增多症以往是一个常见的产前原因,胎儿产前期缺氧主要源于胎盘破裂,胎盘梗死,母亲的肺炎或心脏疾病,母亲饮酒可使脑瘫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母亲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同样是引起脑瘫的产前原因,长子女若有脑瘫,表明可能为先天性,如脑积水和小头畸形所致,这就不属于产前因素。
2.产时
产时最常见的原因为早产,若诞生时体重低于2268g,脑瘫发生的机会较多,其他通常是由于不正确应用产钳,难产或产程延长而产生分娩时创伤或缺氧所致,分娩时对胎儿颈部做牵引,可以使Galen大静脉断裂,导致偏瘫或四肢瘫,局部创伤可致痉挛性偏瘫,如难产时胎儿头部撞击于骶骨岬,母源性惊厥过程中胎儿可发生偏瘫。
3.产后
产后时期脑瘫最常见的原因是脑炎,脑膜炎,创伤,血管意外和缺氧,在脑炎急性阶段,运动功能缺陷随着病变加剧而进展,在急性阶段后期,因脑组织内瘢痕病变增加而引发运动功能障碍。目前,因感染而发生脑瘫的病例数明显下降;头部创伤主要是车祸和虐待儿童,是产后脑瘫疾病中致发病较多的因素;儿童可因溺水缺氧,纤维细胞性疾病等产生运动紊乱,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
脑瘫临床症状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新生儿期:患儿表现出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如果请医生检查,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相关阅读:谈小儿脑肿瘤和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page]
2、幼儿期:如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
3、婴儿期:孩子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表现,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针灸治疗脑瘫方法:
1、主穴:益智四项:即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
2、加减:语言障碍加刺舌三针。听觉障碍加耳三针。视觉障碍加眼三针可阳白、太阳等。伴癫痫加刺痫三针。睡眠障碍加手智针。
当然,对于小儿的针刺手法及针具的选择更为重要,因此,脑瘫的针灸治疗,必须由技术娴熟的针灸专家进行。
另外一种最新针灸治疗叫长效针灸,就是把异体蛋白植入相应的穴位,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纯绿色疗法。
长效针灸后,异体蛋白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以治疗顽疾的效果。长效针灸后,每20~3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
因此该疗法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特别是脑瘫患者,从而减轻了身体上很大伤害。
>>>>推荐阅读:小儿脑肿瘤的预防和日常保养
2013-08-14 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