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与治疗方法

      小儿多动症是近年来出现比较多的儿童疾病,会给宝宝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扰,多动症会导致宝宝注意力难以集中,孩子的学习成绩会下降,家长们都会非常担心,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小儿多动症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介绍。

      孩子患有多动症主要是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1、许多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小时候也多动;不少母亲反映患儿在胎儿期就好动,出生后好哭,入睡困难,进食不好,难以照顾。

      2、铅中毒是比较流行的理论,但并非同一种情况的孩子都多动,所以这一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发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可让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画册、听故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有意识地让他下棋、画画等,锻炼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但是,要求孩子学习做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

      4、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习惯。孩子做事时,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的影响,如别人的交谈,窗外的声响等都会使孩子放弃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家长对孩子做事要多关心和指导,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善始善终做好每一件事,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到底而不半途而废。

      5、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要提高孩子的认识,让他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要制订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作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矫正治疗孩子的多动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耐心地对其教育引导和矫治,切不可采用打、骂等粗暴的手段,否则不但不能达到矫治的目的,而且有可能使其加剧,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问题核心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过多

      多动症孩子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他们常常胆子很大,不避危险,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可能出现不良行为,如说谎、偷窃、斗殴、逃学、玩火等。喜争吵打骂,常称王称霸。

      注意力不易集中

      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不符合实际年龄特点,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潦潦草草,错误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冲动任性

      多动症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当玩得高兴时,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当不顺心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这种喜怒无常,冲动任性,常使同学和伙伴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多动症儿童也常常因此而不易合群,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发生自伤与伤人的行为。

      学习困难

      多动症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注意听讲,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未听清楚,以致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情况。这类孩子考试成绩波动较大,到3-4年级时,留级的可能相对较多。但因智商正常,如课后能抓紧复习、辅导,尚可赶上学习进度。

      >>>>相关阅读:介绍小儿多动症的病因及早期症状[page]

      治疗方法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一般并不落后,不应把他们送到特殊学校中去。他们的问题主要是注意障碍和缺乏自制能力,应采取措施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内容和安排适宜的环境。如教材的内容突出重点,抓基本训练,要求不应过高,布置作业要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内容。

      上课时间可适当缩短,上课形式可生动多样,多配合图片,实物,让他们有更多操作或演习机会,如课间背诵,朗读,黑板上演练,模拟考试等。生动灵活的教育方式,比较适合多动症儿童好动的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运用音乐治疗

      在对儿童进行行为训练,行为矫治时,运用音乐的形式是非常容易为孩子接受的。一方面是因为在孩子眼里,音乐活动就是一种游戏,它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从音乐的生理,心理效应来讲,音乐对人的脑生化物质,自主神经,大脑皮层下部位,大脑左半球等能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同时音乐还能调节情绪,培养美好的情感,有效的铸造人格等,这些都为神经生理和心理实验报告所证实。

      音乐能改善大脑皮层功能。音乐能协调大脑左右半球,从而改善大脑皮层功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所以常被应用于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音乐还能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所以音乐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特殊教育。

      对于有障碍的儿童,他们单纯聆听、学唱或学习弹奏都有一定的困难。音乐治疗训练采取调动儿童全身心的方法随着音乐的韵律而动,以激发和唤醒儿童的潜在能力,促进儿童注意力与其它心理能力的增长,从改善儿童的行为。

      矫枉过正法

      这是对多动症患儿的不良行为采用一种非肉体惩罚的惩罚疗法。因为没有肉体上不适感,所以较少引起反感,容易取得合作。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不良行为,而且可以帮助患儿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矫枉过正法的方法之一是恢复原状性的矫枉过正法,此法要求患儿对于自己的不良行为给环境带来的不好后果亲自动手给予恢复原状,还要求比以前安排得更好一些。例如一名多动症患儿用粉笔在家中墙上乱涂,母亲要求他先把墙上的污迹擦掉,然后把桌椅排好,抹干净,把粉笔收藏好。这样做,不仅使他认识错误,纠正错误,还能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法与阳性强化合用,收效好。

      静坐疗法

      多动症患儿,往往显得兴奋性过高,常因此出现"人来疯"或无法自拔的过度兴奋,以及由此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为了避免产生过度兴奋的现象,父母不要为孩子提供兴奋性较高的游戏如打电子游戏机,看武打电视片等。应该多为孩子安排一些较文静的活动,如下棋、画图、制作航模、看书等。除此以外,家长还可安排时间,每天与孩子一起静坐2~3次。静坐的时间可从5分钟到15分钟,根据年龄及具体情况不同而作不同安排,还可根据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时间。静坐的方法是父母与孩子面对面而坐,不言不语,不思不想,不东看西看,双手放在膝上,相对而坐,坚持得好,可给表扬。这对多动症的不宁行为的矫正很有帮助。但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

      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从美国、香港、台湾等地引进到北京又转来郑州的一种特殊训练,用于有多动症及学习技能障碍的儿童。有理论证明,认为这两种疾病的患儿,常有协调不佳,共济失灵,感觉过分敏感,因此表现为四肢动作笨拙不灵,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协调不好,跳绳、拍皮球时双脚双手配合失灵。注意力容易分散。实践证明,系统训练可以改善以上状态,帮助患儿减少多动,增强注意,提高学习能力。但感统训练需有特殊设备,固定场所,不是每位多动症患儿都有条件参加的,因此可以选择其中若干项目在家中进行训练。有哪些项目呢?有拍皮球、跳绳、踢毽子,俯在地上对着墙推球,沿着地上直线来回跳跃等。所有项目加起来共进行3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起到类似感统训练的作用。

      >>>>推荐阅读:专家分析儿童多动症的疑问

    2013-08-14 14: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