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分析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案例

      患者:邓女士,47岁,河南人

      情况:见皮肤出血点,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尿蛋白(+),尿潜血(+++)、红细胞:40-50/HP、变形血细胞:50%,血红蛋白:99/L,尿量:1300ml/d,尿液颜色:淡红色。

      治疗:患者住院15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出院时化验检查:尿蛋白(-),尿潜血(+),血检视:Cr163.06umol/L、BuN7.62mmoL/L、Hb112g/L、T59.32g/L ALB:35.26g/L,红细胞5~10/HP,未见变形红细胞,血红蛋白110g/L,双下肢浮肿消退。24小时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尿检示:PRO+ BLD+,之后办理出院手续。

      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一种易发于儿童,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损害,本病除皮肤紫癜外,还会发生全身症状,如典型性皮疹、关节疼痛、腹痛、黑便等,常在皮疹后一月内出现肾脏损害,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疾病。由于此种疾病常由感冒诱发,所以在治疗中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

      紫癜性肾炎治疗原则

      紫癜性肾炎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和肾损害程度不同选择治疗方案。

      积极控制免疫性炎症反应,遏制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预防和延缓肾脏慢性纤维化病变形成。

      紫癜性肾炎一般治疗

      在疾病活动期,应注意休息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水肿、大量蛋白尿者应予低盐、限水和避免摄入高蛋白食物。为预防紫癜复发而加重肾脏损害,应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清除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咽炎),积极寻找可能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2013-08-13 17: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