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手段与优势

      说道尿毒症治疗方法,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血液透析,但实际上治疗尿毒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家并不需要为血液透析的高额费用而担心,下面求医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如何尿毒症,希望大家能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尿毒症可以治愈吗?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进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阶段。尿毒症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正确对待,及时治疗,有效预防和治疗尿毒症是可以做到的。在此阶段中,除了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外,由于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潴留而呈现消化道,心、肺、神经、肌肉、皮肤、血液等广泛的全身中毒症状。也就是说尿毒症这一名词是从临床表现这一角度来谈的。因而医生诊断时不仅要结合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数值来衡量,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患者所出现的机体自身中毒的症状来判断,不能随便地下“尿毒症”的诊断,以免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优势

      1、促进毒素的充分排泄

      尿毒症的毒素种类很多,透析治疗也只能部分替代人体的正常肾脏功能,所以,只要能够促进患者体内毒素充分排出,就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价值。中医药可以从多种途径促进排泄,古代中医文献就有“开鬼门、洁净府”、“通府逐邪”、“涌吐泄浊”等许多“驱邪”方法。目前,研究人员发现,人体通过出汗、呕吐、排便的方法其实能够自然排除许多体内毒素,所以通过中医药治疗,使尿毒症患者合理的发汗、增加大便排泄量,甚至必要时进行催吐,都可以加快患者体内毒素的全面排泄,从而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提高治疗的综合疗效。

      2、保护残余肾功能

      尿毒症患者虽然已进入肾功能衰竭的最后期,但还有5%-15%残余肾功能存在,而这区区5%-15%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排出部分的水分、毒素,从而大大减少尿毒症急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对透析脱水量的依赖也得以减轻。一些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具有较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合理进行中医药的治疗和保健,可以明显缓解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丢失,给患者的长期健康带来好处。推荐阅读:专家详谈尿毒症的综合知识

      3、减轻西药及透析治疗的副作用

      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最主要、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透析治疗本身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加重心、肺、脑功能的减退,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营养成分的丢失,导致体内各种元素的失衡等,中医药的运用可以减轻透析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提高透析治疗的整体疗效。

      4、调节内分泌功能

      尿毒症患者由于毒素的长期侵蚀、代谢的紊乱,自身的内分泌功能也受到严重破坏,内分泌失调又常常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病症,使患者的生活受到更严重的影响。由于病情复杂、器官功能低下,许多调节内分泌的有效西药往往难以真正合理地运用到位,所以,中医药常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通过中医药的辨证调治,患者的许多复杂问题会变得简单得多。[page]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六种手段

      1、穴位敷贴

      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2、中药内服

      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3、药带

      用大黄、丹参、黄芪、生附子、川芎等中药加工后,装入腰带样的布袋中,缠于腰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发病部位,可使经络通畅,降邪去毒,泻肺利水,保护肾气,活血养血,化湿解毒,降低血中尿素氮、肌酐。本疗法一般日夜缠缚,如影响睡眠,可在睡时取下。此疗法流传许久,具有操作简便、无副反应等优点。患者关注:尿毒症治疗费用

      4、中药灌肠

      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5、脐疗

      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与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6、药浴

      一般多选用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羌活、丹参、红花、川芎、防风、细辛等,它借助药浴水的温热效应,将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体表,由于体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毒物随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经受损伤的肾脏有机会自行恢复,尿量增多,水肿消退,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目前研究表明,麻黄能改善肾血流量,红花能改善循环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出,水肿消退,尿素氮、肌酐得以排出体外,不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还能迅速改善高血钾症状带来的危险,起到皮肤透析的作用。

    2013-08-13 14:33:38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