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真红如何进行放射性治疗

      放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已多年,但不推荐用在儿童和育龄期或妊娠期妇女病例。放疗作用相对较慢,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但放射治疗方法简单有效,缓解率高,可达75%~85%,复发率低,治疗成功所得到的缓解相对较长,缓解期可达半年至数年。

      在放射性治疗的种类中,最为满意的是32P,它不引起恶心或呕吐,使用方便。32P为放射性核素β射线,物理半衰期为14.3天,组织受到的连续放射会持续几个星期。常用的是磷酸氢二钠盐,可溶于水,口服即有效,静脉注射效果更好。通过一种选择性内照射的方法,口服或静脉注射后,核素即选择性集中在骨髓分裂活跃的细胞中,甚至作用于骨髓造血祖细胞,并渗入到内膜的磷酸钙中,使骨髓不断接触辐射,发挥治疗效应。

      具体方法:推荐方法:病人给药前予以低磷饮食4周,先通过静脉放血疗法使红细胞容量恢复正常,然后按74~111MBq/m2体表面积,静脉注射32P,总剂量不宜超过185MBq;或口服剂量166.5~296MBq,分两次口服,隔一周一次。为避免累积作用,3个月内不应再用32P。然而,如在三个月内不见效或红细胞容量又复上升超过正常,可采用静脉放血治疗,也有再给第二次剂量37~148MBq者,但一般病例不需要第二次用药。此后,应以三个月的间隔重复检查,在第三次注射后至少一年,最好18个月不再注射,有资料表明,获得缓解需要的平均剂量为3~12mCi(1mCi=37M0Bq)。

      效应:治疗后现有自觉症状好转,一个月左右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数下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通常需要2~3个月才下降,脾脏于用药1~3个月开始缩小。应注意避免产生贫血、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与X线治疗不同,32P不会出现放射病。

      适应症:需经常放血者,长期应用骨髓抑制剂治疗无效或不愿坚持定期服药者,发病年龄在70~80岁且肝肾功能良好的老年患者,或有血栓性疾病者。

      缺点:本法最大的缺点是急性白血病和非造血系统肿瘤的发生率升高。大约16%的患者在32P治疗后发生白血病,以2~8年内的发生率为最高。

    2013-08-06 13:37:24

血液内科疾病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