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那么导致脑中风的因素有哪些?脑中风有什么症状呢?下面一一为大家分析。
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已为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无论是何原因所致血压升高,无论发生在任何年龄与性别,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也无论是对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高血压都是一个最重要的、公认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有人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已经是一种轻型卒中,不应算作危险因素。但多数学者仍将其归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一类加以讨论。大家共识TIA都是近期发生脑卒中的一个“危险信号”。大量临床研究亦证明,用阿司匹林或噻氯匹定积极治疗TIA可明显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脑中风的病因
3、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报告: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而并非独立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大血管损害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对小血管病的影响尚有疑问。糖尿病对出血性卒中的作用尚未确定。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有关控制糖尿病能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证据。但是在卒中急性期控制高血糖的确能减轻脑损害的严重性。
4、 肥胖或超重
肥胖和脑卒中的关系并不像于冠心病之间那样密切,但它可通过影响血压因素间接对脑卒中产生影响。专家研究显示: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患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9倍。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可以认为,肥胖或超重与脑卒中有间接的联系。
5、 血脂增高
血脂水平升高是否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至今仍无确切定论。有一些研究资料认为高胆固醇血症或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在某些西方人群年轻男性中是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我国资料表明,我国中年人胆固醇平均水平约为4.4-4.9mmol/L,但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却较高。由此看出,血脂增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虽然被证实是动脉硬化的肯定危险因素,但对脑卒中的影响远不如其对冠心病的危险作用明显。确切结论有待深入研究。
6、心脏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损害也是公认的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在任何血压水平上,有心脏病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都要增加2倍以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可能并发的各种心肌损害入心房纤颤、房室传导组织、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肥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各种心律失常等,均可增加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
7、吸烟
吸烟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虽然早已得到公认,但对脑卒中的作用很长时间以来未有结论,直到近期才确定它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人用疝吸入法连续测定吸烟者及对照组的脑血流量,发现吸烟者两侧大脑半球血流量明显减少,提示长期吸烟,特别是长期大量吸烟可使脑血管舒缩功能降低并加速动脉硬化而增加卒中的危险。[page]
脑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
1、脑中风共同的先兆表现 头痛、头昏、耳鸣、半身麻木、恶心。
2、脑中风共同的重要表现 昏迷、呕吐、偏瘫、失语。
3、具体表现 每个病人的发病表现有所不同,可表现为以下的一项或几项。
(1)意识障碍:严重者突然昏迷。 轻者神志恍惚、昏睡、叫醒后又很快入睡。
(2)肢体无力或麻木,面部、上肢、下肢感觉障碍:有蚁行感、无痛觉感。
(3)单侧上肢或下肝运动不灵活,不能提举重物,易摔跤。
(4)语言障碍,突然说话不利索或说不出话来。
(5)瞳孔变化。① 一侧大一侧小。 ② 双侧针尖大小。 ③ 两侧扩大。
(6)理解能力下降,或突然记忆力减退。
(7)视觉障碍,单侧眼视物不清。
(8)眼球转动不灵活。
(9)小便失禁。推荐阅读:分析脑血栓的一些常识问题
(10)平衡功能失调,站立不稳。
4、中风危重症的识别
(1)突然昏迷,逐渐加深,;血压显著升高。
(2)呕吐不止,鼾声大作。
(3)呼吸微弱,断续、叹息样呼吸,每分钟6次左右。以上这些症状可以出现在脑出血、脑血栓形成或脑梗死的病,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2013-08-01 16: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