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肠间质瘤的康复案例分享

      患者信息:刘女士 59岁

      曾经治疗过程:2年前,因为出现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等异常,以为是吃坏东西了,就吃了一些防治拉稀的药,结果症状并没有缓解,就去医院检查。

      结肠镜下所见:肛缘上可见一2.0*1.5厘米大小的广基息肉,表面充血、水肿,可见片状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周围粘膜充血、轻度水肿,血管网走行不清,其余部位肠粘膜正常。息肉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瘤样息肉伴有中度不典型增生。结肠镜诊断:直肠息肉。

      当时大夫就给我做了“结肠息肉射频消融术”,术后不久就发现阵发性疼痛,当时以为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但是随后腹泻逐渐加重,体重也明显下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治疗过程:后来我去了一家大医院,医生给我做了CT,超声内镜,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检查我是小肠间质瘤,随后医生就给我建议,采用“肠癌绿色综合辩证疗法”配合中药的数日治疗,出院时症状缓解,腹泻、腹痛及其他便血症状明显缓解。

      专家点评:

      胃肠道间质瘤被定义为发生在胃肠道的具有特殊组织学特点的KIT-阳性表达的间质细胞瘤,无论其组织学表现或位置及良恶性的差异,几乎所有的病例 (98%~100%)都持续表达CD117(KIT蛋白)。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既往对其认识不足,很多被误以为是平滑肌肉瘤等。

      它可以发生在消化道从食道到肛门的任何部分,而且还可以原发在网膜、肠系膜甚至腹膜后,但以原发于胃和小肠发生最常见,分别占GIST总数的60%和30%,肛门发生的占5%。网膜或肠系膜发生的占5%。其他部位(结肠、食道)就更为少见。

      常见临床表现:

      ①中上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50%-70%;②消化道出血20%-50%;③小肠间质瘤:疼痛,便血,肠梗阻;④钡餐、内镜、内镜超声、CT等检查能明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但不能完全定性。

      优选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原发性肿瘤。完整切除肿瘤极为重要。但即使是已彻底切除病灶且镜下能看到切除物清楚边界的病例,临床上仍有较高的腹腔内复发率,复发时间从术后7个月到2年不等,术后20年仍有复发可能。

      因此成功切除肿瘤后仍需继续服用基因靶向治疗药物(格列卫等)进行辅助治疗,并且需长期随访。但格列卫能多长时间的控制肿瘤发展以及格列卫应治疗多长时间仍存在争议。

    2013-07-29 1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