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患有泌尿系结石如何治疗

      大家听说过一种叫做泌尿系结石疾病吗,这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疾病,那么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呢?下面就泌尿系结石治疗进行介绍。

      泌尿系结石的饮食治疗注意事项:

      1、脂肪:在饮食中应该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钠盐:高钠饮食可增加尿中钙盐结石倾向。饮食中食盐用量以<10g/天为宜。

      3、蛋白质:高蛋白、高糖、和高脂肪饮食会增加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平时应当多吃些粗粮和素食。


    泌尿系结石治疗

      4、钙:尿结石中钙盐为主要成分。一般认为摄入钙增加则增加结石形成的危险性。但是过分限制摄入钙含量不但不能减少反而会增加结石的发生。建议保持正常的钙摄入量,成人每天1000mg,50岁以上的每天1200mg。

      5、草酸盐:大部分结石含有草酸盐,因此降低尿草酸可以减少结石症的发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增加尿草酸水平,且忌浓茶,勿大量使用巧克力、菠菜、甜菜、桔子、大黄、果仁、草莓、麦麸、香菇、土豆、辣椒、栗子、咖啡、可可、柿子、杨梅等可能会引起高草酸尿的食物。

      6、水:慢性脱水或饮水量不足和尿石的形成密切相关。多饮水可降低尿结石的发生率。每天饮2500ml液体可阻止高尿钙者发生新生结石。通常推荐每4小时饮水250ml,再加每餐250ml。所饮液体的种类以无奶少草酸液体为宜。饮水不必强求其软硬而量是关键,且需昼夜兼顾。

      7、枸橼酸盐:枸橼酸是一种自然的尿结石形成的抑制剂,它可以降低尿钙的浓度和尿中草酸钙和磷酸钙的饱和度。每天补充2036.7mmol枸橼酸钾可明显增加尿枸橼酸及尿PH,降低尿结石的复发率。摄入过量的枸橼酸亦可导致高尿酸尿而抵消其增加饮食枸橼酸的裨益。柑橘较普遍用作低枸橼酸含钙肾结石的辅助治疗。

      8、酒:长期大量饮酒者高尿钙和高尿磷更明显,容易形成结石。相反适量饮酒引起的利尿可降低尿成分浓度,降低结石的发生率。总而言之,适量饮酒不增加结石形成的危险性。 9、药物:尽量不服用或少服用与结石有关的药物,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磺胺类药.[page]

      高钙尿的治疗方法

      1、治疗继发性高钙尿的病因:如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行手术治疗;对肾小管性酸中毒者的治疗原则是纠正酸中毒、及时补钾和对症处理以减少并发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制动综合征)则需适当增加活动、保持尿液引流通畅、控制尿路感染。

      2、磷酸纤维素钠:磷酸纤维素钠是一种与钙有亲和力,但不被肠道吸收的离子交换树脂,口服后能在肠道内与钙结合而降低肠钙的吸收。一般仅用于通过控制饮食及噻嗪类药物不能控制的、不伴有骨病且血磷正常的吸收性高尿钙症。治疗时联合应用磷酸纤维素钠、补充镁及限制饮食中的草酸等方法,以减少尿钙、减少钙盐的结晶,同时又能达到保持骨密度的临床疗效。

      3、大量饮水:增加饮水量的方法增加尿量,降低形成结石成分的尿饱和度。由于尿液钙离子超饱和的状态一般出现在上午6~10时及下午6~10时,而夜间是尿液最浓缩的时间段,因此水分的摄入要充足且均匀,保证昼夜都有大量尿液排出,以降低尿内钙离子的饱和度。因此,建议每天餐间、就餐时、夜间排尿时均各饮250ml无奶液体,要使尿液达到每天至少2000ml以上,以尿比重<1.010为宜。

      4、调整饮食结构:高钠饮食引起的高钠尿症可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继而引起高钙尿症,因此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g为宜。大量摄入动物蛋白可使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形成一过性的代谢性酸中毒,增加肾小球的钙滤过负荷,抑制钙在远曲小管的重吸收,引起高钙尿症,因此限制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特别是动物蛋白的含量,同时减少奶及奶制品的摄入,多摄入含植物纤维素多的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以每日不超过80g为宜。食糖的摄取过多也可以引起尿钙和尿草酸的排泄量增加、尿pH值下降,进而使形成结石的危险性增加,故应减少食糖的摄入。推荐阅读:盘点泌尿系结石的基本信息

      5、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直接刺激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促进钠的排泄,使结石的形成降低90%,已被广泛地用于复发性草酸钙结石患者。噻嗪类利尿剂也促进甲状旁腺素增加肾脏对钙重吸收的作用。目前用于治疗尿石症的噻嗪类利尿剂主要有双氢克尿噻、三氯甲噻嗪及氯噻酮等。其用药指征包括出现持续性或频发性肉眼血尿、结石和/或排尿异常者(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排尿困难)。一般来说,成人多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噻,在儿童则缺乏长期用药的经验。目前,推荐6周疗程的治疗方法,剂量为1~2mg/(kg·d),通常在用药的第二周末,尿钙显著下降。

      6、无机磷酸盐: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正磷酸盐等是草酸钙结晶形成和聚集的抑制物,能在肠道内与钙结合并减少其吸收,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吸附或结合到结晶表面,进而封闭其表面的活性生长部位所产生的。无机磷酸盐能减少1,25(OH)2D3的产生而不影响甲状旁腺的功能。在用正磷酸盐治疗的复发性结石患者中,缓解率为75%~91%。在用中性或碱性磷酸盐治疗时,尿磷的排泄明显增加,增加尿中抑制作用。由于尿液结晶抑制活性的提高继发于尿液抑制因子的分泌增多,例如焦磷酸及枸橼酸可增加尿磷的含量,因此它们禁用于磷酸镁铵结石患者。正磷酸盐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失调和腹泻。米糠能与肠道的钙结合并增加尿中的正磷酸盐,减少结石的复发。饭后口服麸糠,可用于预防结石的发生。

    2013-07-26 1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