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新招治疗化学性眼外伤

      眼部化学灼伤见于多种情况,如工地的水泥、石灰误入眼内,工厂的酸碱物、化学试剂、染发水、清洁厕所的酸碱物等均可误伤眼睛。

      他们在4年多的研究中采用了一种称作“敌腐特灵”(Diphoterine)的外用冲洗液代替原先常用的生理盐水,对遭受化学性灼伤的患眼进行清洗,结果表明,在治疗Ⅰ度或Ⅱ度灼伤时,新方法治疗的患者愈合速度更快;而由于病例数量较小,在Ⅲ度和Ⅳ度灼伤时尚无法得出明确的评估结论,但有证据表明其可明显降低角膜水肿的几率。这种新吸收剂是一种与酸或碱均可结合的螯合剂,而且结合后不会产生放热反应,同时其较大的张力有助于阻止化学物质向组织深处渗透。

      眼部化学灼伤见于多种情况,如工地的水泥、石灰误入眼内,工厂的酸碱物、化学试剂、染发水、清洁厕所的酸碱物等均可误伤眼睛。化学灼伤可造成角膜穿孔,睑球粘连,甚至导致眼球萎缩,乃至失明,同时还可严重影响外观,造成终身遗憾。由于碱性物质在眼部穿透力更强,因此碱灼伤比酸灼伤更可怕。

      目前急救方式主要还是生理盐水冲洗、前房穿刺放出房水、结膜下冲洗、防止感染、改善角膜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采用酸碱中和溶液(如酸性物质灼伤用2%~3%碳酸氢钠、碱性则以2%~3%硼酸等弱酸性溶液中和)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应用却成效甚微,一般不作为主要措施,仍以清水即时、彻底冲洗为主。有专家表示,生理盐水或清水的冲洗作为一种物理性措施,尽管可以最大限度清除有毒物质,但不会有本质上的药理性疗效;酸碱中和溶液的化学性措施在临床实践中作用也比较有限。如果上述新方法可以通过螯合作用较完全地吸收化学侵袭物,将有望成为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方案

    2012-11-15 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