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死刑犯妻子亲述:为何要做人工授精

      于郑雪梨来说,被一审判处死刑的爱人生死难料,她的心似乎也在天堂门外飘浮。此时,能怀上一个他的孩子是她全部爱情的单独证据和寄托,然而就连这,也是希望渺茫……

      近日,一则关于“新婚丈夫犯下命案被判死刑,妻子要求人工授精引发死刑犯与生育权讨论”的消息引人注目。

      “新婚丈夫”24岁,名叫罗锋,浙江省舟山人,据其律师介绍,今年5月,在公司报销路费时,罗锋与负责报销的王莹(女)发生口角,“王莹先打了罗锋一耳光,罗锋推了她一下就往外走,此时王赶上来用榔头打罗锋,结果罗锋夺过榔头打王,致死。”据说,目前没有人能证明他们平时有任何矛盾。

      罗锋一审被判死刑后,其妻郑雪梨便提出借助人工授精,为罗锋,为自己,也为罗锋的父母,生一个孩子。一时间,媒体哗然——“她给法院出了个难题”、“死刑犯与生育权的讨论”等等报道见诸报端。

      目前,二审仍在审理当中。有专家认为,“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工授精不妨碍罗锋被执行死刑,应该允许”,也有专家表示“一个人犯了罪,他的配偶也要承担相应的痛苦,这并不是法律或监狱给你造成的,不要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法律。”“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如果此番允许了郑雪梨,将来会不会有女死刑犯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提出类似的要求呢?”

      通往看守所的,是一条僻静的上坡路,少有人来人往;看守所院墙里,能听到的只有警官们打篮球的喧闹声。24岁的雪梨一动不动地坐在看守所门外的石阶上,只是把手揣在衣兜儿里,偶尔缩缩身子。

      她说,这时候心最踏实,因为距离给人带来错觉——好像能感受到爱人罗锋熟悉的呼吸。

      自从罗锋因为杀了人被关进这所看守所,这几乎是雪梨所能做的单独一件可以让自己好过一点的事,于是“像着了魔似的”,经常夜里一个人爬起来骑上自行车就往看守所跑……直到她在最绝望的时候,脑海里冒出“人工授精”这个词。

      “请让我怀死囚丈夫的孩子!”一时间,媒体哗然——“她给法院出了个难题”、“死刑犯与生育权的讨论”等等见诸报端。

      什么样的女子,能够在法庭上提出“通过人工授精为死囚丈夫怀一个孩子”这样“离谱”的要求呢?有人认为她太痴情,有人认为她的想法太荒唐,有人甚至怀疑此举是在策划炒作以试图影响二审判决……在谈论所有的疑惑时,有一种说法突然使我们发现,去寻访这个女子是值得的——“这女子不是绝顶聪明,就是绝顶傻气……单独可以肯定的是,她绝顶勇敢。”

      到了罗锋和郑雪梨在舟山市定海区的家附近,已经是傍晚时分了。雪梨在小区外的酒店门口等我,眼前的她还是让我觉得意外——高挑瘦弱,加上那双很美的大眼睛里的眼神,看得出,她还完全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大女孩,这和那份憔悴的脸色显得极不协调。路上我说没想到她还是个大孩子,她笑了:“罗锋比我还小好几个月呢。”

    2013-07-23 18: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