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蛔虫病中医治疗诊断方法

      蛔虫病是人蛔虫(似蚓蛔线虫)寄生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人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或有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

      有时,虫体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胰腺管、阑尾等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中医释名以食欲不振,脐周疼痛,甚或体瘦腹大,大便排虫或检查有蛔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中医病因中医认为系由饮食不洁,或误食未经洗净的生冷瓜果蔬菜,及肥甘之物积湿生热而成。季节感染期蛔虫卵出现率以7、8月最高,人群感染蛔虫的季节主要在春、夏两季。地区本病分布为世界性,在中国,蛔虫的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人群儿童高于成人。

      强度与传播人感染蛔虫卵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方式。

      (1)传染源:人体感染了蛔虫并随粪便排出受精卵的人群为蛔虫的传染来源,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受精卵排出人体外后,只要外界具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环境即可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因其发育对外界环境要求并不高,即使在无氧环境中,蛔虫卵不能发育,但都可生活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蛔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主要是因为蛔虫卵外有一蛔甙层,可以抗酸类物质,而对于有机溶剂或气体则不具有抵抗力,如氯仿、苯、乙醇、一氧化碳、氨等很敏感,卵细胞或幼虫皆可被杀死。在土壤中,虫卵一般可生活至一年左右,这些因素均构成了蛔虫易于传播的重要因素。

      (2)传播途径:用人粪施肥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此外,蛔虫卵还可附在蔬菜上被带进室内,可在室内适宜环境里发育。人因不注意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可随时经口吞入附在手指上或污染在生菜、泡菜、食物、水上的感染期蛔虫卵而被感染。因此,卫生习惯差、粪便污染严重以及经济生活水平低,是蛔虫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

      (一)如面部出现白色虫斑

      巩膜有形状不规则之蓝色或米褐色小点,舌尖及舌侧有红色小刺,下唇粘膜有白色斑点或小颗粒,指甲有白色小点,耳翼糜烂,应考虑患蛔虫病。

      (二)蛔虫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季肋部剧烈疼痛

      有窜顶感,引及背心和右肩,疼痛时弯腰屈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常常吐出酸苦水与蛔虫。痛止则如常人。但饥不欲食,口苦而渴。在痛发时四肢厥冷,切诊腹部柔软,或脘腹及右肋有压痛,脉乍大乍小,或见洪大。

      西医诊断标准肠道蛔虫病诊断标准

      1.有喜食生冷、呕吐、排出蛔虫史。

      2.反复脐周阵痛或隐痛,食欲好而消瘦,或食欲不振,夜眠不安,腹部能触及蛔虫条索或团块(可揉散)。

      3.末梢血象嗜酸粒细胞轻度增多,大便检查找到蛔虫卵。必要时采用集卵法查虫卵,以提高阳性率。

      4.可并发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肝脓肿等,可有其相应的症状。

    2013-07-23 1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