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盘点小儿猩红热的药物治疗方法

      (1)邪侵肺胃:突然发热恶寒,头痛呕吐,咽喉疼痛红肿,肌肤丹痧隐约可见,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6克、玄参6克、桔梗10克、蝉衣3克、浮萍10克、豆豉10克、荆芥3克、甘草3克。

      (2)毒在气营: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的白点,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淤点。见疹后1~2日舌苔黄燥,舌质红刺,3~4日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杨梅,脉数无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犀角3克(先煎)、生石膏25克(先煎)、黄连1.5克、鲜生地10克、鲜石斛10克、鲜芦根10克、鲜竹叶6克、连翘10克、元参10克。

      (3)疹后阴饬:丹痧布齐后1~2日,开始皮肤脱屑,此时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亦渐减轻,但留有低热,唇口干燥,或伴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天花粉10克、生甘草3克、扁豆10克、桑叶10克。

      简易方药

      (1)大青叶、板蓝根、土牛膝根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用于邪侵肺卫证。

      (2)紫草、车前草各15~30g。水煎,连服7日。用于毒炽气营证,也可用于预防。

      中成药

      (1)三黄片:每次2~3片,每日3次。用于毒炽气营证。

      (2)五福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毒炽气营证。

      外治疗法

      (1)金银花、山豆根、夏枯草、青果、嫩菊叶、薄荷叶各适量。煎汤漱口,每日2~3次。用于咽喉肿痛。

      (2)玉钥匙散或锡类散,吹喉。每日 2~3次。用于咽喉肿痛。

      (3)金不换散或珠黄散,吹喉。每日2~3次。用于咽喉糜烂化脓。

    2013-07-22 15:34:04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