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
① 本病流行时,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
② 隔离患者 住院或家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且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可解除隔离(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天)。咽拭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③ 接触者的处理 儿童机构发生猩红热患者时,应严密观察接触者包括儿童及工作人员)7天。认真进行晨间检查,有条件可做咽拭子培养。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与隔离治疗。
疾病治疗
① 一般治疗: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
② 对症治疗:主要包括物理降温、补充维生素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咽部症状较重时可以雾化、以减轻症状。
③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每次80万U,2~3次/天,肌内注射,连用5~7天。脓毒型患者应加大剂量到800万~2000万U/d, 分2~3次静脉输入。儿童20万U/(Kg.d)分2~3次静脉输入,连用10天或热退后3天。对青霉素G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成人1.5~2g/d,分4次静脉输入,儿童30~50mg/(Kg.d),分4次静脉输入。对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青霉素连续用药7天,一般均可转阴。
疾病预后
脓毒型与中毒型目前已很少见,中毒型病死率较高,普通型和外科型预后较好。
2013-07-22 15: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