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养心肌及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静脉滴注维生素C、磷酸肌酸或1,6-二磷酸果糖,一般用2周,重者(暴发性心肌炎)可用3~4周,停止输液后改服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常用瑞安吉)。口服**可保护心肌,每次10mg,3岁以下每日1次,3岁以上每日2次,餐后服用,疗程2-3月,注意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可致皮疹,停药后消失。
(2)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小剂量应用,每次5mg,3岁以下每日1次,3岁以上每日2次,疗程1月。
(3)抗生素:急性期静脉滴注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头孢类或其他类抗生素)以清除体内潜在的细菌感染病灶,防止心肌炎复发或转为慢性心肌炎或心肌病,疗程7~10天。
治疗小儿心肌炎
(4)黄芪:可口服黄芪颗粒,有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每次4克,3岁以下每日1次,3岁以上每日2次,疗程1~2月。
(5)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病例及轻型病例不主张应用,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心脏明显扩大、严重心律失常(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重症病例仍需尽早应用,有抗炎、抗休克作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可静脉应用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或氢化考的松,病情缓解后改为泼尼松口服。
(6)抗心律失常药物:合并心律失常者需根据以下不同情况及时处理。
①频发早搏:按照心肌炎常规治疗早搏频发不消失者可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优选普罗帕酮(心律平)口服,每次5~7mg/kg,每6小时1次,2~4周后逐渐减量,维持量每次3mg/kg,每 8小时1次,总疗程一般2~3月,个别病例减量后早搏复现,需用至半年以上。普罗帕酮无效者可选用倍他乐克(0.5~1.5mg/kg,分2~3次口服,注意血压和心率)或乙胺碘呋酮(10~15mg/kg,分2~3次口服,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用药期间定期做心电图检查,预防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
② 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静脉应用用普罗帕酮(心功能低下者勿用,以防加重病情)或乙胺碘呋酮转复心律。
③室性心动过速:多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或推注,每次0.5mg~1mg/kg,无效者20~30分钟后可重复应用,总量不超过5mg/kg。
④房室传导阻滞:可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消除心肌局部水肿,改善传导功能。心率慢者可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或口服山莨菪碱(654-2)、阿托品。
(7)人血免疫球蛋白:重者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可用,有中和病毒抗体、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一般1~2g/kg,缓慢静脉输注,2天内用完,但需注意心功能,以防短期内快速滴注而导致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013-07-20 16: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