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牙齿正畸常见的五个误区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孩子牙齿正畸最合适的时机是在12岁,亦即牙齿全部换成恒牙以后。但并非所有的牙齿畸形都得等到12岁再做矫治。当儿童口腔里出现牙齿发育畸形或者影响牙齿健康问题时,越早矫正效果越好。

      专家也指出,在牙齿矫正盛行的今天,许多人仍存在着牙齿正畸观念上的误区。而在进行牙齿矫正前,一定要对矫正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才能顺利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和美丽的笑容。

      牙齿正畸误区一:必须等到牙换完后才能矫正

      我国南方人群中有不少的哨牙患者,“哨牙”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参差不齐的牙齿容易藏污纳垢,增加牙齿患龋齿、牙周病等牙病的机会,有时候更会影响到说话发音及面部美观,从而令患者的社交及自信心受到影响。严重的哨牙伴有下颌后缩和气道狭窄,不仅容易晚上打呼噜,由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白天更是没有精神,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

      何时最适合开始矫正牙齿的治疗?传统观念认为,12岁开始才是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不少牙颌畸形其实是一种骨性发育畸形,最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预防和矫治。一般来说,对于不良习惯以及发育性畸形,如牙齿“地包天”、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功能异常,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

      牙齿正畸误区二:成年人矫正效果不好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矫正效果不好,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牙齿是可以矫正的,而且也能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患者来医院矫正牙齿,使用隐形透明陶瓷矫正器,将成年人的美容矫正进行到底。

      牙齿正畸误区三:拔牙矫治对剩余牙齿有害

      在矫正的时候,免不了要拔牙。但是,不少患者或家属对矫治常需拔牙不理解,担心矫治中拔了牙会影响咀嚼以及剩余牙齿的健康,以致因不愿拔牙而放弃了矫治。

      矫治拔牙是矫正一些牙颌畸形必须采取的步骤,正畸治疗通过矫治力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而在重新排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间隙来排齐拥挤错乱的牙齿,或者某些龅牙患者利用间隙来内收过突的门牙,从而改善面型。而南方人往往存在牙突嘴突等问题,都需要拔牙矫正,拔牙矫正的患者在牙齿排齐后,前牙内收,嘴形面型都得到改善,而且牙齿的健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牙齿正畸误区四:牙齿矫正时间越短越好

      做过牙齿矫正的都要戴上牙套,而戴牙套多多少少影响个人的美观,有些人还会担心矫正牙齿无法正常进食,影响生活和工作学习等,于是不愿意去做矫正,或者要医生缩短矫正时间。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因此,根据每个个体牙齿不齐的严重程度不同,牙齿矫正疗程也不一样,一般在1.5—2.5年左右,临床上一些极严重病例的疗程达3—7年也很正常。

      有的医生或患者为缩短时间,不遵循科学规律,施加太大矫治力,结果患者的疼痛较重,牙齿松动度大,严重者会造成患者矫治牙脱落。牙齿正畸,一生可能只有一次,一定要在正规医院,在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下,精益求精,只有在牙齿获得美观和功能的双优效果后,才能结束矫正。

      牙齿正畸误区五:矫牙找谁都一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牙齿矫正的盛行,牙齿正畸科和牙科诊室越来越多。记者走访市内一些医疗机构看到,大部分民营医院以及牙科诊所在暑期打牙齿矫正的宣传和优惠广告吸引顾客。对此,张晓洁提醒大家,矫正牙齿并不简单,不是找谁都可以的。牙齿正畸是很复杂的治疗过程,对患者的口腔颌面部检查,错合畸形的诊断,矫正计划的制定,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建议广大患者在正畸过程中,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正畸专科资质的正畸医生来完成牙齿的矫正。

    2013-07-17 15:22:01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