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病因不清,病理改变为甲状腺滤泡增生,甲状腺组织肿大。良性质地柔软,恶性质地坚硬。本篇文章介绍的是甲状腺的检查和治疗。
甲状腺癌的诊断方式
1.放射性核素检查。此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甲状腺的功能,已成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常规手段。甲状腺扫描多与吸碘率同时进行。大约90%的甲状腺的吸碘功能低于正常。一般单个冷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其发现率为54.5%。
甲状腺的检查
推荐阅读:专家谈甲状腺癌
2.超声波检查。此检查不仅可以探测甲状腺肿块的形态、大小、数目,而且更重要的是可确定其是囊性还是实性。实质肿块,边缘不整,常见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当癌灶已有颈部广泛浸润和转移,B超可以显示血管受压或被癌肿包围情况,测定血液的通畅度。另外,细针穿刺还可以用超声波导向。
3.X线检查。主要用于观察气管与甲状腺的关系。良性肿瘤常使气管转移,一般不会引起气管狭窄。甲状腺癌至晚期常可浸润气管壁,使气管狭窄,而移位程度反而较轻微。这种气管狭窄常常是左右径的,前后径则可以正常。这一特点对临床有较重要的意义。如果气管狭窄为前后部径,则多非甲状腺癌所致,应考虑胸腺癌或其他软组织恶性肿瘤。
4.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比较常见,不可能都作手术探查,目前国内外普通采用针吸活检细胞学检查。此方法操作简单,无出血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也无癌细胞播散、种植的危险。穿刺涂片对诊断乳头状腺癌的准确性很高,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也有典型的细胞学图像,而诊断滤泡型甲状腺癌有困难。
5.CT检查。CT可清楚地显示甲状腺癌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喉头、气管、食道的关系,并且可看到癌肿浸润的范围,包括颈部器官、纵隔和重要的血管、神经,为确定手术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page]
甲状腺癌的中医内治法
1、气血两虚
症状:发病日久,颈前肿块凹凸不平、坚硬固定、脸色无华、头晕心悸、短气乏力、纳呆食少、形体消瘦、大便溏薄或秘结;舌质暗淡或淡白、苔白、脉细无力或细涩。
治则:益气养血,解毒散结。
用药:八珍汤加减:党参2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鸡血藤30克,猫爪草30克,夏枯草15克,山楂15克,炙甘草12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伴肿物质坚不移动、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软坚化结;伴心悸失眠,加夜交藤15克,酸枣仁10克,以养心安神;伴大便溏薄,加炒扁豆30克,苍术15克,以燥湿健脾。
2、肝郁气滞
症状: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口干、便秘;颈部肿物,质坚硬,不随吞咽上下移动;遇郁怒肿块增大;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细。 治则:舒肝理气,消瘿散结。
用药:海藻玉壶汤加减:猫爪草30克,海藻15克,郁金15克,浙贝母15克,昆布15克,海带18克,夏枯草20克,黄药子15克,法半夏12克,青皮12克,柴胡12克,陈皮6克。每天1服,水煎服。
3、痰湿凝聚
症状:胸闷痰多、肢体倦怠、胃纳不佳、颈部肿块质硬,不随吞咽上下;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或濡细。 治则:健脾化痰,消瘿散结。
用药:四海舒郁丸加减:海蛤壳30克,猫爪草3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带15克,黄药子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海浮石15克,白术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6克。每天1服,水煎服。
加减:病程日久,伴纳呆乏力明显,加黄芪30克,山楂15克,以益气健脾;伴瘀血、肿块坚硬,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化瘀散结;伴头晕心悸、脸色无华,加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以养血补血。
加减:伴气郁化火,症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加生牡蛎30克,野菊花15克,以疏肝清热;伴有瘀血,症见肿物坚硬不移、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以化瘀散结;伴心悸失眠,加夜交藤15克,丹参10克,以养心安神;伴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以滋补肝肾。
推荐阅读
2013-07-15 11: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