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病部位是在关节处,滑膜炎让患者很是疼痛,而且当病情严重时,就会有积水出现,那样的话就只有手术才能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对身体的伤害也大,所以在病发的初期接受治疗,抑制病情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滑膜炎疾病的知识吧。
滑膜炎的诊断及按摩治疗方法
滑膜炎属于一种多发性的疾病,是风湿病的一种,滑膜炎病因和很多的因素都是有关系的,并且此病是因为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的炎症,主要表现还是产生的积液,关节滑膜是包绕在关节周围的一层膜性的组织,它不仅是一层保护关节的组织,并且还会产生关节液,为关节的活动提供了"润滑液"。
下面就具体介绍了滑膜炎诊断依据是什么:
1、X线检查:多数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有的时候是可以见关节积液不断的增多,关节的贵肿胀不断的膨大,骨盆倾斜,必要的时候是可行CT或是Mm的检查,可以用来排除股骨头坏死以及TB等。
>>>>相关阅读:滑膜炎治疗流程图
2、膝关节滑膜炎的创伤,容易被误诊为"良性的关节痛",给予单纯的对症治疗之后,效果差并且常遗留后遗症。由于滑膜病变以及关节液渗出性的变化程度与关节腔内压升高以及氧分压下降的正相关系,因此提高关节腔氧分压,降低关节腔的内压,是具有推进炎症吸收的以及滑膜修复的效果。
在损伤或是骨质增生、关节衰变、风湿病等的刺激和影响下,滑膜的组织充血、血管通透性都是不断的增高,滑液也会过度的分泌,吸收也会不断的减少,主要滑膜炎的症状为关节的充血肿胀、渗出也会不断的增多,活动下蹲也是比较困难的、功能也会受到限制,临床上称之为滑膜炎,以膝关节滑膜炎最为多见的。严格的来说,滑膜炎不是一种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共同体现。
3、对膝关节积液多者或是反复呈现积液的患者,是可以做关节积液的检查,它是可以反应出滑膜炎的性质以及其严重性的。所以,关节穿刺和滑液的检查,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的诊断,都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按摩治疗方法
根据膝关节滑膜炎的一些病理知识,总结了一套4个步骤的膝关节滑膜炎自我导引按摩术,治疗急性和慢性膝关节滑膜炎非常有效。
以下4个步骤,按照顺序把4个步骤完成为1遍,每次操作2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当天就会见效,疼痛缓解,肿胀减轻, 3天内水肿会完全消失,坚持做15天,效果会比较显著。
准备工作:用温水把双手洗净,擦干后双手互相摩擦至温热;找一安静的环境,最好是在床上;仅穿短裤,露出腿部;。
1、点压六穴:站立或者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膝部都可以。搓热双手,用大拇指点压患有滑膜炎的腿部6处穴位,力度要由轻入重,至相应穴位有麻痛感为好。6处穴位顺序如下:环跳穴、伏兔穴、风市穴、膝眼穴、委中穴、血海穴。每处穴位点压2分钟。
2、推按大腿:平坐在床上,双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搓热双手,把患有滑膜炎的腿放平,双手从大腿根部往膝盖方向缓慢推按,力度由轻开始慢慢加重。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推过的部位,意念气血被手推向了膝盖部位。推按3分钟。[page]
3、按压膝部:平坐在床上,患病腿平放或者自然弯曲。搓热双手,双手按压患病膝部:先左右相对按压(左手在膝盖左边,右手在膝盖右边)1分钟,然后上下按压(一只手在膝盖上部,另一只手在膝盖下部)1分钟,接着全方位的按压膝部关节(用双手掌心从各个角度揉按膝盖至膝部发热)2分钟。做此步骤时意念集中在手和膝部接触的部位。注意:按压时要用手掌心使劲,类似揉面那种力道。
4、足腿导引:平坐在床上。以左腿患膝关节滑膜炎为例:
第一步,左腿膝盖弯曲,左手握住脚趾部位,右手握住脚跟部位;
第二步,左手把脚趾向左方向牵引,右手把脚跟向右方向牵引,慢慢牵引到不能动为止,力度要柔和,同时配合呼吸为呼气;
第三步,双手依然握住脚趾和脚跟,慢慢牵引让脚自然归位,同时配合吸气。
滑膜炎的诊断及按摩治疗方法
以上第二三步重复10次。如果右腿患病反之。注意:牵引的力度一定要柔和,动作一定要缓慢,幅度要到不能动为止。 环跳穴:环跳穴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伏兔穴: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风市穴:风市穴位于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膝眼穴: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膑部,取穴时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陷处即是。
>>>>推荐阅读:滑膜炎治疗费用
委中穴:取该穴道时候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血海穴:取该穴时候患者应采用仰卧或正坐、屈膝的姿势,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又称为“血海。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滑膜炎疾病的治疗知识,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应该知道了关于疾病的诊断方法,同时对于应该如何治疗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建议大家发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2013-07-15 09: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