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那么小儿脑瘫患者日常生活存在哪些问题呢?日常如何护理脑瘫患者呢?
小儿脑瘫日常生活存在问题
1、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或运动质量(运动的僵硬)问题妨碍患儿充分使用上肢和手,还有如何正确保持头、躯干和肩部位置以利于独立活动的问题。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变化可有几种表现:
(1) 肌张力持续增加,主要表现为肌痉挛。
(2) 肌张力持续低下,主要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不能维持身体的姿势,没有支撑功能。
(3) 肌张力经常发生变化,肌痉挛、肌张力低下或交替出现。
小儿脑瘫的护理
推荐阅读:小儿脑瘫护理方法
2、 脑瘫患儿的作业问题 脑瘫患儿常涉及:
(1)基本手技术丧失,例如熟练使用物品、持物松开物品,上肢活动的准确性,如木块上插钉、堆积木、抓握小物品。
(2)不能完成更复杂的手技术,如用剪刀、写字。
(3)眼手协调困难,如丢抓球。
(4)无法在负重下使用上肢,如爬行时手向不同方向够取物品。
(5)需要空间概念理解的本体技术障碍,如猜谜语、深度感觉、构建、阅读前准备(字母和形状的辨认)。
(6)感觉形成功能差,不能接受和解释感觉信息,例如,不认识触及的身体部位和肢体在空间的运动。
(7)感觉整合差,采用感觉信息学习和发展技术,如婴儿主要依赖他们的触觉、运动觉和位置觉发展平衡,协调身体两侧,学习怎样计划和排列运动,在玩耍和每天的活动中,触觉、运动觉和位置觉与听视觉联系在一起,就像一个孩子在熟练玩耍一个新式样玩具时,首先要看他自己的手,以后就能凭感觉辨认玩具的形态。可用非语言交流(做出和理解的手势)和功能性玩耍技术(学会以各种方法玩玩具)[page]
3、 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的存在,姿势反射的异常亢进以及翻正、平衡反应的不健全,使正常的躯体反射调节异常,运动中姿势反射调节丧失,妨碍功能性运动的完成。
4、 主动运动受限 患儿丧失运动的随意性、控制能力,出现不自主、无功能意义的徐动,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取代了协调、精细的分离活动。运动发育滞后,如不会翻身、爬行、坐站和行走。
5、 日常生活问题 由于运动、感觉、语言、智力等障碍,妨碍了患儿的日常活动能力,穿衣、修饰和其他自我料理技术。进食、口部运动障碍,如涉及口面部肌使用的嚼食和吞咽动作。表现为饮食困难、穿衣困难、体位转移困难、移动困难、入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是康复医学最终必须解决的问题。
6、 继发损害 主要有关节、肌肉挛缩、变形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肩、髋、桡骨小头的脱位,长期制动不负重引起的骨质疏松、骨折、骨盆倾斜、脊柱侧弯。
7、 其他 常见的有知觉、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语言障碍。部分患儿出现情绪及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癫痫、生长发育迟缓。
小儿脑瘫日常护理原则
室内环境: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檫,保证小儿脑瘫患儿室内的清洁卫生。
注意安全:小儿脑瘫患儿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清洁卫生:搞好脑瘫患儿的清洁卫生,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脑瘫日常护理对清洁要求格外严格,家长们不容忽视。
饮食护理: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儿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喂食时应保持患儿头处于中线位,患儿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要让患儿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他人喂食的境地。如患儿进食的热量无法保证,可进行鼻饲。
皮肤护理: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脑瘫患儿往往长时间卧床,侧卧位适合各种脑瘫患儿,护理人员常帮助患儿翻身,白天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或继发其他感染。
推荐阅读:
2013-07-12 10: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