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的症状一般来说不算特别明显,一般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导致没有进行治疗,从而引发病情更加恶化,那么共济失调的危害和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下共济失调的危害以及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共济失调的危害:
专家表示,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②小脑性共济失调;
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
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的危害
共济失调患者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肌张力的改变随病变可由降低而转变为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步态也可随之转变为痉挛性共济失调步态。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患者常常说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动作缺乏次序或条理,不规则,混乱和不协调的一种表现。是促动肌失去了拮抗肌收缩调整所致。
共济失调的治疗:
Frenkel训练方法
1.仰卧位练习:患者躺在表面光滑的床上或垫子上,足跟着床面,头部枕起,看到小腿与足。
(1)双下肢单独沿床面滑动作各式屈曲运动;
(2)双下肢交替沿床面作各式屈曲运动;
(3)双下肢单独悬浮作各式屈曲运动;
(4)双下肢交替悬浮作各式屈曲运动;
(5)联合各种下肢运动,并使患者足跟随治疗师手指运动。
2.坐位练习:(1)练习维持正确坐位姿势2min;
(2)正确坐位各项平衡训练;
(3)用粉笔在地上划两个“十”字标记,轮流使足顺所划的“十”字向前、后、左、右滑动;
(4)按治疗师的节奏,练习从不同高度椅子上起身和坐下。
推荐阅读:<<<细说共济失调的症状以及分类有哪些
[page]
3.站立练习:
(1)侧走:身体重量要在双足中轮流转移;
(2)在35cm宽的平行线之间向前走;
(3)向前走,进行1/4步、1/2步、3/4步及一整步练习;
(4)转弯,向左右转弯行走。
4.上肢训练:指鼻训练,木插板训练,先单手,后双手作持物训练。
共济失调的治疗
Frenkel训练法的基本原则
(1) 先从卧位训练开始,直至动作熟练稳定后,再进行坐位训练。
(2) 从容易的动作开始到复杂的动作。
(3) 从一侧的肢体运动移行到两侧肢体同时作相同的运动,再移行到两侧肢体作不同的运动。
(4) 从广泛围的移行到狭窄范围内的运动。
(5) 从速度快的运动移行到缓慢有节律的运动。
(6) 先睁眼做动作,最后移行到闭眼做动作。
(7) 从残疾轻的一侧开始练习,如两侧残疾无差别,应先西欧哪个右侧开始。
(8) 一个动作要练习做三四次。
(9) 一个动作完成后要休息运动所用的时间。
在Frenkel训练法中结合负荷训练
依据被训练的部位不同,给适量的沙袋绑缚,负荷训练应用于Frenkel训练的每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又因应用不同的沙袋负荷而分为数个亚阶段,即:初始完成该动作的重负荷训练→运动熟练、准确后的轻负荷运动→脱离负荷后动作顺利完成。同时,负荷训练也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由于患手的意向性运动控制困难,难以完成进食、洗漱等最基本的日常活动,若给予患手上肢肘部缚几百克的沙袋(其重量因人而异),手的意向性动作立即明显改善;再如由坐位站起,双下肢的踝关节处缚2kg左右的沙袋,增加了下肢的躯干的稳定性,即可较容易的完成该动作;训练步行十,也可在患侧下肢绑缚1kg左右的沙袋,使步态的稳定性明显改善;对于双手功能较好,而躯干和下肢共济失调的病人,可借助前推载人的轮椅练习步行,以增加对躯干和下肢的控制能力。
推荐阅读:<<<共济失调应该如何护理呢
2013-07-11 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