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门静脉高压症的相关介绍

      导致门静脉高压的病因有很多,迄今为止门静脉高压发病原因也仍未完全阐明,但可以肯定的是门静脉血流受阻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但并非惟一发病原因。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门静脉高压,下面小编就门静脉高压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什么是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即是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是指肝脏入口处的一支较大的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在肝门分成2支进入肝脏。肝脏的血液75%来自静脉,25%来自动脉。主要负责收集食道、胃、肠、胰、胆囊和脾脏的静脉血液。


    门静脉高压症的相关介绍

      一般来说,肝硬化往往伴随门静脉高压症的出现,因此如果发现门静脉高压,应检查是否有肝硬化的表现,如果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肝硬化腹水。

      正常成人的肝血流量约1500 ml/min,其中2/3的血液和1/2的氧供来自静脉。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压力为0.7-1.5kPa(6—10mmHg),越过2.0kPa即有临床意义。经皮穿刺测得的脾内压力常可代表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压力取决于门静脉内血流量和门静脉阻力,肝硬化时,肝内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续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等称为门静脉高压症。正常时,门静脉汇集胃肠道、脾、胰和胆囊的血液,肝硬化时,肝内或肝外门静脉血流受阻,均可使门静脉压增高,长期门静脉高压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出现充血性脾肿大,胃肠、腹膜的慢性充血和侧支循环建立等,称门静脉高压症。

      >>>>推荐阅读: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症状表现?

      门静脉高压症状1、侧支循环的建立与扩大。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有广泛的交通支,在门静脉高压时,为了使淤滞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这些交通支大量开放,并使扩张或曲张的静脉与体循环的静脉发生吻合而建立侧支循环,因此门静脉血可不经肝脏而直回右心。大量门静脉血液不经过肝脏而进入体循环、可引起肝性脑病、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症状2、腹水形成。肝炎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晚期,由于用功能代偿不全而出现腹水。[page]

      门静脉高压症状3、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静脉高压与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程度三者之间不成比例。脾脏的大小、活动度、质地与病程病因有关。脾肿大均伴发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低(3.0×10的9次方/L)血小板减少(7-8×10的9次方/L),并逐渐出现贫血。一般而言,脾脏愈大,脾功能亢进愈显著。脾亢严重者白细胞可降至2.0×10的9次方/L以下,血小板减少至2.3×10的9次方/L)。不少患者在发生急性大呕血时,脾脏往往缩小,甚至不能触及。有脾周围炎时、局部可有触痛。


    门静脉高压症的相关介绍

      如何选择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方式?

      1. 分流术:分流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达到止血目的。但分流量过大可减 少肝脏的门静脉供血 ,术后肝功能将进一步恶化。我国已放弃传统门静脉全分流术,主张“限制性门腔 、脾肾、脾腔、肠腔等较小口径的分流术,取得较好疗效。近年多认为分流与断流能有互补,断流能提高即时止皿率,分流能适当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止在原位发生新的曲张静脉。但分流术或联合手术操作较复杂,仅适于有条件的医院、有经验的医师、严格选择病人及术前对肝脏储能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作评估。

      >>>>相关阅读:谈静脉高压症的病因

      2. 断流术:断流术虽在欧美因疗效不佳而不主张施行,但在我国却因止血率高且手术较分流简单易行,已成为主流术式。但如长期随访。将发现复发出血率逐年增高。这是手术未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及手术不能按要求严格执行的缘故。此外断流后胃黏膜病变也不容忽视 。近年 杨镇 教授对断流术式作了改进,即应保持 冠状静脉向奇静脉的主要自体分流,而胃、食管的肌层水平结扎所有的侧支。这与Sugiura 原法相同,即在断流同时尽量保存门体静脉间的自然分流。

    2013-07-09 11: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