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口臭较重,自己就可以闻到自己的口气臭秽;而有些人,通过他人的发应,才知道自己口臭。自测口气的方法:将左右两手掌合拢并收成封闭的碗状,包住嘴部及鼻头处,然后向聚拢的双掌中呼一口气紧接着用鼻吸气,就可闻到自己口中的气味如何了。
口臭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介绍
口臭的原因
1、 口腔疾病: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
2、 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都可能伴有口臭。近来,我们还发现,导致许多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口臭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而根治幽门螺杆菌后,口臭症状明显减轻。原因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直接产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3、 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经常吃葱、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或嗜好臭豆腐、臭鸡蛋等具有臭味食物的人,也易发生口臭;
4、 节食减肥,或因病不能进食,或老年人的唾液腺功能降低、妇女在月经期间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因此发生口臭;
5、 少女口臭:有些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平较低时,口腔组织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从而产生口臭;
6、 能使唾液分泌减少的药物,如某些镇静药、降血压药、阿托品类药、利尿药以及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药等;
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昏迷患者,以及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肺囊肿等,亦可能引起口臭;
8、 长期的便秘,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除,被吸收入血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胀、食欲减退、易怒等自体中毒症状;
9、 晚餐太“重”,吃的过饱或进食肉类、油腻食物比重过大或辛热刺激性调料用量过大,浓香有余、清淡不足,晚餐距睡眠时间太短,睡觉时胃中还存留着过食物等等;
10、 心理压力过大、经常性的神经紧张导致身体副交感神经 处于兴奋状态,反射性地出现消化腺,尤其是唾液腺分泌减少,导致口干,从而有利于厌氧菌生长,而产生口臭。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可能促进厌氧菌处于活跃状态,或直接产生硫化物,引起口臭。
别以为口臭事小就置之不理。其实,口臭既可以是内脏失衡的反映,也可以是口腔疾病如蛀牙、鼻窦炎的征兆。如果你不幸被人投诉有口气,最好自我反省,最近是不是频频捱夜,以致肝火过盛?还是身体内部的问题未曾解决?
肝热型:口臭兼有肾阴虚
自发性的口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肝热型、胃火型、混合型(即肝热兼胃火)。
属于肝热型的口臭患者,首务当然是清肝热。也许你不明白,肝热与口气有何相关?最简单的解释,是因为肝热会令人口苦口干;口腔内的水份不足,细菌自然增加,一开口就滋味无穷。
至于肝热从何而来?
罪魁祸首最少有两个:
(一)熬夜;
(二)热气食品。
这两个原因相同之处,是令肝脏充血,造成中医所谓的肝热。
熬夜之人,打乱了正常的作息时间,肝脏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于是只好努力加班工作,将积存的体内杂质和毒素清除。这无疑加重了肝脏本身的负担。根据脏象学说,肝属木,肾属水,而水生木,所以肝火上亢,肾水就变相消减。肝和肾听起来好象是风马牛各不相干,但其实两者息息相关。当一个人捱了夜后,不但肝火盛,更会肾水不足。
药食双管齐下
药疗方面, 先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药材合煎,每天饮用。另外,酌加养阴之物如石斛,作用是滋养肾水,使肝肾两脏更趋平衡。
肝太热者,可白菊花、夏枯草、白芍煲水,日常当水饮。如嫌味苦,可调蜜糖饮用,减轻苦味。另外。亦可自制漱口水,用以上方剂煲茶,另加桑白皮(清肺热),特别适合抽烟人士享用。
食疗方面,可用红萝卜、马蹄 ( 荸荠 ) 、竹蔗加雪梨煲水饮,这味性质略寒,脾胃弱者不能常饮,但有实热在身者正好适用。
2013-07-03 16: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