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的困扰,因为办公面对电脑操作的人越来越多了,颈椎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不方便,颈椎病该怎么治疗?针灸,按摩、推拿等方法怎么样呢?看看下面的介绍。
治疗颈椎病的按摩方法
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de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按压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其他治疗:中医治疗颈椎病多以内病外治为主主要体现在推拿法、针灸法以及膏药治疗,对于大部分患者治疗颈椎病都是采用外敷膏药治疗的。
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治疗颈椎病的推拿法
1、舒筋理肌手法。患者坐低(较正常低15厘米)凳子上,医者站于患者后面,两手拇指臵于患椎两旁,余指分别环扣于颈椎上,两手拇指分别推揉颈肌,并向中间上下旋挤3遍,然后两手拇指同其余4指环扣用均力向上(重点是两拇指同两食指形成的半圆)夹提颈肌3遍,以达到松解颈部肌肉痉挛,舒缓颈部组织僵硬的目的,便于下一步操作,注意手法要柔、稳重、轻巧但有力度。
2、拔伸旋转法。患者坐低凳子上,医者站于患者旁边,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一手托住后枕部,同时慢慢用力将患者头部向头顶方向尽力上提,使头颈部臵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下,向左右缓缓转动至极限位臵,如无不良反应转动两次,然后两手缓缓将头放下,回归正常位臵,反复3遍。通过拔伸和旋转头部颈部可达到恢复颈椎列线及椎间隙宽度,使向椎间隙后缘突出的髓核还纳,从而达到对脊髓、脊神经根及滋养血管的减压作用。
3、患者坐低凳子上,医者站于患者旁,一手五指环扣于患者前额上向后扳头,同时另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臵于患椎两侧向前上推挤,反复3次,动作要稳、准、快捷、轻柔。目的是纠正错位的颈椎和跳槽的肌腱、韧带等组织,恢复颈椎正常解剖位臵和生理曲线,解除患椎错动对血管、神经及脊髓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对上一步治疗作用效果不大的患者,通过此步骤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4、注意事项。
(1)手法要稳、轻、巧、准,杜绝暴力手法。
(2)医者臵于患者项后的双拇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可以不同,如:患椎歪向一侧,压痛点只有一侧,则这时这一侧的手指用力要大,对应的手指起平衡稳定的作用。
(3)禁忌症。①椎管内不排除有肿瘤的患者。②椎管发育性狭窄者。③以脊髓受压症状为主者。④颈椎椎管有破坏性病变者。⑤后纵韧带钙化或颈椎畸形者。⑥伴有颈椎骨折脱位或其他损伤者。⑦全身式咽、喉、颈、枕部有急慢性炎症者。[page]
治疗颈椎病的针灸疗法
(1)颈型颈椎病的针刺治疗:风池、大椎、天柱、玉枕、大杼(以上穴位采用补的手法);肩井、颈椎夹脊、手三里、合谷、列缺(以上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2)脊髓型颈椎病:百会、风池、后顶、足三里(以上穴位采用补的手法);委中、后溪、大椎、涌泉(以上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3)椎动脉型颈椎病:大椎、风池、大杼、足三里等(以上穴位采用补的手法);玉枕、丰隆、合谷、颈椎夹脊等(以上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4)神经根型颈椎病:大椎、风池、阳陵泉、大杼等(以上穴位采用补的手法);肩髑、合谷、手三里、委中等(以上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风府、风池、内关、列缺等(以上穴位采用补的手法);颈椎夹脊、大椎、后顶、合谷、涌泉等(以上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6)创伤型颈椎病:大杼、风门、风池、百会等(以上穴位采用补的手法);风府、手三里、合谷、委中、阳陵泉等(以上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7)延髓型颈椎病:大椎、风池、风府、阳陵泉(以上穴位采用补的手法);大杼、天柱、合谷、丰隆等(以上穴位采用泻的手法)。
(8)混合型颈椎病:根据混合兼有的类型分别参考以上各类型的穴位进行处方配穴。
治疗颈椎病的拔罐法
拔罐法又名吸筒法,古称角法。这是以一种杯罐作工具 ,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 ,使吸着于皮肤 ,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方法。
(1)取穴:阿是穴、大杼、风门、天宗、肩井、肩贞。
(2)方法:用玻璃罐或竹罐 ,采用闪罐法 ,将罐吸于穴位上7~10分钟后取下 ,以出瘀斑或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10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3~5日。
(3)竹罐药水置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千年健、海桐皮各1Og,乳香、没药各5g,布包加水煎煮而成,使用时将大小不同的竹罐在煮沸药水中煮2~3分钟,拔罐前甩尽药水,并冷却到50℃左右。
(4)注意事项:拔罐时注意时间,以防烫伤。
治疗颈椎病的耳针法
耳针是在耳廓部一些特定穴位上用针刺等方法来防止疾病的一种疗法。从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表明,耳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分布耳廓上的穴位 ,既是各部病症的反应点,又可作为针灸治疗的刺激点,出现在耳廓的阳性反应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1)取穴:颈、颈椎、神门、枕、皮质下、肝、肾。
(2)方法:每次选3~4穴 ,严格消毒后 ,以30号3.3cm长的毫针刺入0.7~lcm ,每穴得气后留针 20分钟 ,留针过程中行针2~3次 ,并配合颈部活动 ,幅度由小变大 ,每周2~3次 ,10次为一疗程。或以揿针行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每穴按压3~5次/日 ,使产生酸、麻、胀、痛。每周治疗 1~2次 ,10次为一疗程。
(3)注意事项:注意消毒 ,严防感染。
治疗颈椎病之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以达到改善机体病理状态的目的。
(1)取穴:颈夹脊穴、大椎穴、阿是穴等,神经根型加天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
(2)药物: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250~500ug ,有营养神经作用,麻术者适宜。维生素 E:油剂 50mg ,有改善局部组织氧供 ,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及止痛作用 ,可缓解根性症状。丹参注射液:2ml加10%葡萄糖5~10ml时 ,有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对颈椎病的眩晕、头痛等症状较重者适宜。当归寄生注射液:2ml或当归注射液 2ml,可缓解根性症状。野木瓜注射液:可缓解疼痛。
(3)方法:每次选2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略作提插 ,使得气明显,天鼎穴应使针感达到病臂及手指为佳,回抽无血后 ,缓缓注入上述药液一种,每穴1ml,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注意事项:选穴取穴注意、安全 ,避开重要神经、血管,进针后避免大幅提插捻转,以免伤及邻近组织。
2013-07-03 15: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