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斑(PWS), 或更确切的称为毛细血管畸形,是一种最常见的血管畸形,它的发生率很高,大约占所有新生儿的千分之三,主要发生在头颈部(80%), 男女发生率相等。 鲜红斑痣发生原因是由于病变部位支配血管的神经缺乏,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起初表现为红色或者粉红色斑片,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可加深,变成鲜红色和紫色,并可增厚呈结节状。
鲜红斑痣的治疗方法解析
鲜红斑痣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但因其位置在头面的显著位置,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的巨大压力,其影响不可小视。
在引进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前,鲜红斑痣只能采用化妆的方法掩饰,医学上曾应用同位素治疗,但常常会留下难以治疗的瘢痕,给以后治疗带来麻烦;整形外科采用手术切除缝合的方法,对于较小的鲜红斑痣疗效尚可,但也要留下瘢痕;较大的鲜红斑痣则需要植皮或者应用皮瓣修复,且不说要在供区要留下难看的瘢痕,修复后的面部也会留下明显的痕迹;直到引进了激光技术,才给鲜红斑痣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是应用光对不同颜色物体的选择性光热效应,应用波长在530-600纳米之间的激光或强脉冲光选择性的作用于血管中的血红蛋白,使之加热而破坏扩张的血管,而皮肤的其它组织不受破坏,从而将扩张血管清除。
目前已经开发出532纳米,585纳米,595纳米和强脉冲光(IPL) 的光学治疗系统,用以治疗鲜红斑痣。强脉冲光由于其波幅宽,对血管破坏的特异性差;532纳米激光因其穿透深度不够,对鲜红斑痣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585纳米的染料激光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黄金标准,它对鲜红斑痣的**率达75%以上,有效率超过95%(痊愈,皮损消退>95%,显效,皮损消退>60%,有效,皮损消退>30%,无效,皮损消退<30%,以皮损消退>60%以上计算有效率)。
鲜红斑痣的激光治疗一般1-2个月进行一次,一般4-6次即可**,少数可能要治疗10次以上。
(1)保守治疗
光动力学疗法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治疗方法,它的优点是选择性破坏肿瘤组织的微循环血管,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其选择性强,只作用于畸形的毛细血管网,从而避免了疤痕的形成。另外,冷冻也属于保守治疗,此法虽可以减轻其红色,但治疗不均匀,容易遗留花斑,目前已经不常使用。
(2)外科治疗
主要是手术切除,一方面在切除病变后需要植皮,通常选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效果较好,但注意较好选择上臂内侧为供皮区;另一方面是病变较大,手术切除后不能直接拉拢缝合,需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或用组织扩张器疗法,即在病变周围埋植组织扩张器,2~3个月后取出,局部皮肤扩张已准备充分,再进行修复。
2013-07-03 10: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