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月经不调中医辨证治疗与食疗

      月经不调是女性经常患的妇科疾病,很多女性都会忽略它,月经不调虽然对女性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的影响,却严重影响着女性内部的身体健康,因此女性朋友还是要引起重视,如果发现病情必须及时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的基础如何治疗月经不调?

      1、月经不调属气滞型的,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治宜理气活血,可服七制香附丸、妇科养神丸、妇康宁片、妇宁片、妇宝冲剂等。


    月经不调中医辨证治疗与食疗

      2、月经不调属血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血色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可服固经丸、清经散胶囊等。

      3、月经不调属血虚型的,症见经期错后,量少色谈,质清稀,头晕眼花,心悸怔肿,少寐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少苔。治宜补血益气,可服妇科调经片、妇宁丸、八珍益母丸、当归补血膏、八宝坤顺丸、十珍香附丸、宁坤至宝丹、加味益母草膏、妇科十味片、安坤赞育丸、参茸白凤丸等。

      4、月经不调属肝郁化热型的,症见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腹胀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可服调经止带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等。

      5、月经不调属气虚型的,症见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治宜补气摄血,可服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女性宫寒应该如何调理

      6、月经不调属血瘀型的,症见月经错后,或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或刺痛,血块排出后其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7、属血寒型的,症见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治宜温经祛寒,可服女青春、十二温经丸、女金丹、女宝、艾附暖宫丸、调经丸、温经丸等。[page]

      治疗月经不调有哪些食疗方法?

      治疗月经不调1、归蛋益母粥

      取当归15克,益母草30克,鸡蛋3个,粳米30克。先将当归、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滤液,与粳米、鸡蛋共同煮粥,吃蛋喝粥,每天1~2次,连续5~7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功具活血行气,化淤止痛。适用于血淤痛经、经色紫暗或有淤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者。

      治疗月经不调2、姜枣红糖粥

      取干姜10克,大枣20个,红糖、粳米各30克。先将干姜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汁与ā大枣和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趁热食服,每天1次,连服5~7天。功能: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经少色黑者。

      治疗月经不调3、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

      用法: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月经不调中医辨证治疗与食疗

      治疗月经不调4、山楂红枣汤

      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痛经。3、炒山楂

      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

      用法: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功效: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推荐阅读:如何治疗痛经月经不调

      治疗月经不调5、姜桂良姜粥

      取生姜30克,大枣10个,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先将生姜、高良姜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与粳米、大枣共同煮粥食服,连服5~7天。适用于寒凝气滞痛经,经前或经后小腹胀痛,伴胸胁乳胀者。

    2013-06-27 17: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