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鉴别精索静脉曲张(一)
如何正确的鉴别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伸长和迂曲。该病在普通男性中发病率约为20%,在不育男性中约为40%。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青少年中相对较少,6-19岁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总发病率为10.76%,但是程度较重,多为III度。那么就由小编我来为大家介绍下中西医是如何鉴别精索静脉曲张的。
中医鉴别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病位在肝、肾、脾、胃及所属静脉。病因多为肾阳亏虚、寒滞撅阴、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劳累过度致使瘀血积滞,筋脉失养,造成气血运行无力,旧血不去,新血不布。日久则瘀血停滞,阻于络道,以致静脉怒张,弯曲状如蚯蚓盘曲成团。
1、肝肾亏虚:肝肾亏虚,筋脉失养的,筋脉弛缓不收,络血瘀阻,而见阴囊内青筋暴露。
2、寒滞撅阴:肾囊、睾丸者乃阴器也,肝经之循,寒滞撅阴,凝聚肝经,静脉瘀阻,血流不畅,宗筋受阻,失于温煦,则诱发本病。
3、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宗筋受阻,瘀滞日久,故见局部青筋暴露,瘀血阻滞经脉,又见阴囊胀痛下坠感。
4、湿热瘀阻:痰湿体质,或久居湿热之处,或过食肥甘,痰湿内盛,痰湿阻滞气机,血行不畅,络脉受阻,则阴囊青筋暴露;湿热蕴结精室,与瘀血阻滞经脉,精索静脉盘曲成团。
5、肾虚阻络: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不能温煦形体,鼓动气血运行,以致气血不能畅达,宗筋失养,瘀血积聚脉络,出现脉络迂曲、显露之症。
推荐阅读:<<<精索静脉曲张治疗后应该注意哪些
[page]
如何正确的鉴别精索静脉曲张(二)
如何正确的鉴别精索静脉曲张
6、气虚下陷:脾虚下陷,则气血运行无力,停滞为瘀,故阴囊精索坠涨,青筋暴露,劳则气耗,久立行走劳累后则坠胀加剧。
临床表现为:轻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症状时,阴囊坠胀不适,患侧睾丸或小腹胀痛不适。站立过久、长时行走及劳累后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有头昏乏力、腰膝酸软、阴囊湿冷,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西医鉴别精索静脉曲张:
1、病情较轻者并无不适,典型症状为阴囊或睾丸有下坠感和胀痛感,站立与行走时加重,平卧时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不育。在男性不育病例中固精索静脉曲张所致占39%,重要是由于血液内的儿茶酚胺等代谢产物返流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及睾丸缺乏良好的回流,而影响阴囊部温度调节,不利于精子发育。
2、坠胀的程度并不一定与静脉曲张的程度成正比,有时还可以伴有神经衰弱的表现。检查时立位可见一侧阴囊胀大,睾丸下垂,以左侧多见。明显的精索静脉曲张肉眼可见,或者摸到成堆的蚯蚓状曲张静脉,平卧托起阴囊后扩张的静脉团可以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站立时再度充盈。
3、精索静脉曲张是睾丸上方一团柔软的、蔓状或类似蚯蚓状的曲张静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如阴囊下坠感或坠胀不适,可同时有会阴部、下腹部或腰部的胀痛。站立过久或行走劳累后症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后减轻。轻度的精索静脉曲张外表观察并不明显,只在闭住呼吸、用力屏气增加腹压时,才发现曲张的静脉。严重的精索静脉曲张,在阴囊的皮肤表面也可看到曲张的静脉。
推荐阅读:<<<静脉曲张的食疗偏方推荐
2013-06-27 10: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