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肝炎综合症护理常规原则

      小儿肝炎综合症护理常规

      1、讲解消毒隔离知识及传染病预防知识,告知家庭消毒及自我防护方法。

      2、根据不同病情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3、休息:急性期一定卧床休息,恢复期及慢性病患儿逐渐增加活动量,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4、饮食: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及软食,鼓励患儿多饮水,促进毒素的排泄。不能摄入者以鼻饲及静脉高营养供给。

      5、皮疹形态、分布、程度及性质,有无出血点及黄疸。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传染病播散。按病种分区分室隔离。排泄物院内集中消毒,废弃物焚烧,病人的用物、信件、票证等均须严格消毒,需送出病室和处理的物品,污物袋外应有明显标志,防止一切可能的污染物流于院外,出院做好终末消毒。及时提醒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7、环境管理: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每日空气消毒1-2次,每日通风2-3次,每次通风半小时。推荐阅读:提高肝炎防治知识

      8、遵医嘱进行皮肤护理。进行擦药、药浴等治疗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健康教育,了解随访的意义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9、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儿,消除孤独、紧张、恐惧心理,说明隔离的重要性,求得理解与配合,促进早日康复。[page]

      小儿肝炎传染性护理原则?

      肝炎至今尚无**疗法,大多用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但小儿服中药较困难,因味苦引起呕吐,对较大的儿在喂药前要做好说服工作,喂药时间较好安排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中药可煎浓,也可少量分多次喂服,以免引起哎吐。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多食易于消化的高维生素饮食,不过分强有力调高糖、高蛋白。碳水化合物以主食为主;蛋白质类可食瘦肉、奶类、蛋类和豆制品等;维生素方面,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昆及药用维生素。卧床休息期间,每餐不宜过多;恢复期患食欲增加,则应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急性期应多补充水分,如葡萄糖水,以利保护肝脏和排泄毒素。

      肝炎传染性病人居室要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如有条件较好独居一室,无条件可用床单隔离,在房间内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患必须限制在污染区活动,患儿的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进入清洁区。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一般为30天,如肝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可适当延长。

      护理患儿的家属较好能相对固定,并且必须懂得隔离消毒的方法。护理患儿时可穿旧罩衫以代替隔离衣。护理后双手用0.5%过氧乙酸浸2分钟,再脱去外面的罩衫,将罩衫的正面(污染面)折向外面,放在污染区,然后用肥皂清水冲洗双手,患儿的食具,用后先煮沸30分钟,再清洗。生活用水需煮沸30分钟后再倒掉,或放入污水桶内进行消毒处理;如1000毫升污水可放入过氧乙酸溶液5~10毫升,加盖,放置2小时后再倒掉。污染的衣服、被褥、尿布、毛巾等都应先煮沸30分钟后再清洗,不能洗的用具和玩具等可在日光下曝晒6小时。 

    >>>>推荐阅读:急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肝炎急性期须卧床休息,这对疾病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急性期肝细胞肿胀、部分坏死,充分休息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待黄疸消退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到隔离期满,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1个月,如病情稳定,学龄儿童可以回学校学习,但半年内不应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肝炎传染性患者注意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不改善、食欲锐减、黄疸不断加深或出现不易控制的狂躁,很可能是进入肝昏迷前期,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2013-06-27 09: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