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方法
由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不明,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除保证改善内耳代谢外,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其表现为焦虑、急躁、易怒等,特别是双侧耳聋者。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是向患者讲解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等有关的知识,以及医护患关系的融洽。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由于患者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者应在其健侧耳边谈话,双侧者声调要提高。当患者讲话时,要耐心倾听,全面了解发病的心理因素及社会背景,有的放矢地指导患者,帮助其正确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与患者交谈切忌流露出厌烦的目光和不耐烦的情绪,以免影响护患关系。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方法
>>>>相关阅读:谈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耳聋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患者,往往有焦虑和疑病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应采取暗示加转移法进行安慰,向患者说明这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贵在坚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看一些趣味性的书籍或听一些轻柔的音乐,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诊断检查:
1.全身检查:应针对心血管系统、凝血系统、新陈代谢和机体免疫反应性。神经系统检查应排除内听道和小脑桥脑角病变,椎基底和大脑血管循环障碍,如摄内听道片和颈椎片、头颅CT扫描、眼底和脑血流图检查。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象、血沉、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血清学检查分离病毒和抗体滴定度测量,还可考虑血糖、血脂、血氮和血清梅毒试验。
3.耳镜检查:鼓膜常正常,也可微红。
4.听力检查:纯音测听气骨导阈值上升,一般在50dB以上。听力曲线分型以平坦型为主,也有高频渐降型、高频陡降型或轻度低频下降型。阈上测听、言语测听、声阻抗测听、耳蜗电图检查及听性脑干反应用于鉴别耳蜗和蜗后损害、了解听力损失的性质、程度和动态。
5.前庭功能检查:应包括变温试验、位置性眼震试验、瘘管试验,必要时作眼震电图检查。[page]
高压氧基础护理
1、入舱前的准备及护理询问患者有无感冒、鼻塞症状,鼻塞者进舱前给予1%麻黄素滴鼻,排空鼻分泌物。教会患者做咽鼓管调压动作,如吞咽、张口、打呵欠、捏鼻鼓气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检查咽鼓管是否通畅(中耳镜下,患者吞咽动作时,可见鼓膜扇动,则表示咽鼓管通畅)。换纯棉衣服,进舱前排空大小便,嘱患者勿抹油脂化妆品,禁用头油、发胶等,以免遇氧气自燃。教会患者进舱后如何与舱外医生联系。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方法
2、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患者入舱后,舱内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陪护患者进行治疗。详细介绍舱内的环境、通讯设备以及使用方法,不得随意搬弄舱内阀门、开关、按钮等设施,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做好预防各种气压伤基本知识的宣教,加压时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捏鼻吸气,密切观察病情,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开启咽鼓管的动作与方法;如有不适应减慢或停止加压,待患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升压。舱压升至治疗压力时,通知患者戴好面罩,指导患者正确的吸氧方法;吸氧时嘱患者不要讲话、吃东西,不做深呼吸,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汗、恶心、面肌或口角紧张抽搐、刺激性咳嗽、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刻中断吸氧。减压时由于气体膨胀吸热,使舱温下降,应注意为患者保暖,以防发生感冒而影响治疗,嘱患者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气与剧烈咳嗽,防止发生肺气压伤。
3、出舱后的护理护送患者回病房,继续做好保暖工作,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减压早期症状。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减轻高压氧治疗后的疲劳,给予能量合剂、扩血管治疗,促进活血化淤、改善内耳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有的患者伴有头昏、耳鸣,更应注意安静休息,起床活动时动作要慢,有事外出时要防止发生意外;应用抗凝药物者,要注意防止碰磕,以免引起出血。
>>>>推荐阅读:突发性耳聋治疗方案
心理因素在突发性耳聋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护士对患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行精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让他们心情乐观、情绪稳定、积极地配合治疗,消除不良情绪和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使患者身心同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对其施行心理护理以缓解紧张情绪十分重要。在患者进舱前,详细询问病史,提醒患者禁带易燃、易爆物品,介绍高压氧设备及通迅、通气情况,指导患者做咽鼓管调节动作,如含口香糖、捏鼻鼓气等,细心观察、监护舱内患者情况,以防止在加压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使耳膜内陷而引起疼痛。指导患者间相互交流,请同种疾病的患者交流治疗情况,必要时有意安排幽默、健谈者与抑郁患者同舱,以调整患者的思想情绪。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2013-06-26 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