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的鉴别诊断及常见误区
很多人由于患了慢性鼻炎等鼻部炎症,却长期不重视,以致引发鼻息肉。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鼻息肉症状表现明显,但要准确诊断其病因病情,还需要专业的诊断才行。
鼻息肉的鉴别诊断及常见误区
一、患者就诊时多有较长时间的鼻病病史,起初感觉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系鼻腔上半部被息肉堵塞所致。夜晚可出现明显鼻塞而致张口呼吸,久而久之可继发慢性咽炎。
二、鼻息肉引起的鼻塞多为持续性,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这是因为息肉很少有血管分布的缘故。
三、由于息肉无神经分布,故患者很少很喷嚏。但若鼻粘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时,也可出现喷嚏、清涕等症状。
四、鼻息肉病时的分泌物多为浆粘液性,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性分泌物。继续生长变大的息肉不仅使鼻塞明显加重,且可引起头昏或头痛。
五、鼻息肉患者的X线片多显示筛窦呈均匀一致的云雾样混浊。上颌窦粘膜增厚且有时可见小半圆形阴影,提示窦腔有粘膜息肉。X线片上述特点是增生性鼻窦炎的表现,如继发感染,则显示为化脓性鼻窦炎的征象。
鼻息肉的字面意思常常理解为,在鼻内出现的肿物。那是否鼻内出现肿物就是鼻息肉呢?专业诊断是确诊鼻息肉的保障,鼻息肉多为双侧,如发现单侧有息肉样肿物,可能就是别的疾病了,可别走入鼻息肉诊断的“误区”哦。[page]
避免鼻息肉诊断的误区 应注意与下述疾病区分:
1.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多见于青少年。前鼻镜或鼻纤维内窥镜检查可见灰白色光滑茎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后伸展至后鼻孔。后 鼻镜可见息肉位于后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
2. 鼻内脑膜脑膨出
肿块多位于鼻腔顶部,表面光滑,呈粉红色。鼻塞不甚明显,病史长且进展慢。多见于少年儿童。
鼻息肉的鉴别诊断及常见误区
3. 鼻内恶性肿瘤
肿物暗红,触之易出血,表面不平,鼻气息臭味明显,病人多在中年以上。
4. 内翻性乳头状瘤
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肿瘤呈红色或灰红色,表面不光滑。体积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时出血较多。触查时也易出血。最后诊断须行病理检查。
5. 鼻中隔出血性息肉
多见于青年人。肿物多发生于中隔,暗红色,单发且体积不大,触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认为是胚胎过程中造血细胞残留所致。
6.其他少见的颅内肿物突入鼻腔 如脊索瘤、神经母细胞瘤、脑垂体瘤等。
此外,老年患者如有多次鼻息肉手术史,应注意有否恶性变的可能,尤其术中出血较多者。
2013-06-25 16: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