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炎的分类及家庭护理方法
小儿常见鼻炎分类
1.新生儿持久性鼻炎
大约有一半的新生儿依靠鼻呼吸,但是一旦鼻子充血,鼻腔就会变得更为狭窄,造成气体交换困难。宝贝可能变得烦躁和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在吃奶时更为加重,因为吃奶完全堵住了宝贝的呼吸道。不过,宝贝到了5-6个月后,逐渐学会经口呼吸,这种情况就会缓解。
儿童鼻炎的分类及家庭护理方法
2.新生儿短暂特发性鼻堵塞
许多新生儿都有无法解释、短暂的(大约出生3周)鼻堵塞,可伴有黏性或水性分泌物(在吸奶时流出来)。可用生理盐水滴鼻液冲洗鼻腔,几分钟后用棉签轻轻吸出分泌物,鼻塞的症状就会解除。
3.牛奶引起的过敏性鼻炎
对牛奶的过敏反应,不但可以引起腹泻,还能使宝贝的呼吸音变粗,鼻和口的分泌物增加,常见于出生1-2个月的小宝贝。解决的办法就是停服牛奶,症状大约24-48小时症状缓解。
4.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也称为花粉症或枯草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主要发生在春夏或夏秋季,与树木发芽、鲜花开放,灰尘中的颗粒物随风飞起,有很大关系。宝贝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鼻涕、鼻塞、流清水鼻涕,连续打喷嚏。突出的表现为眼睛、鼻子、咽喉部及外耳道的瘙痒难耐。有的小宝贝由于瘙痒重而烦躁啼哭,一般 4-5天会逐渐好转。如果合并感染还会流黄脓鼻涕,或常年鼻塞、流涕,转为慢性鼻炎。
如何教宝宝正确孩子擤鼻涕
要选择柔软、无刺激的手帕或纸巾。在教宝宝擤鼻涕时,家长要亲自示范给宝宝看。
家长拿着准备好的手帕或纸巾置于宝宝的鼻翼上,先用一指压住一侧鼻翼,使该侧的鼻腔阻塞,让宝宝闭上嘴,用力将鼻涕擤出,后用拇指、食指从鼻孔下方的两侧往中间对齐,将鼻涕擦净,两侧交替进行。
几次后,可让宝宝自己拿着手帕或纸巾,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练习,经过反复多次训练,接近两岁的宝宝不仅可以学会擤鼻涕,而且还会擦去擤出的鼻涕了。
如果孩子的方法不正确,家长不要去责骂孩子,应该和孩子讲明原因,让他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家庭护理方法
1.热敷治疗鼻炎
做法:用湿热的毛巾,在宝宝的鼻子上施行热敷。
原理: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腔会比较通畅,黏稠的鼻涕也较容易水化而流出来。
妈妈在热敷时要保持动作轻柔哦!如果发现宝宝的鼻孔里有鼻屎,可以先用棉花棒蘸水清洁;也可以慢慢地按摩宝宝的鼻子或鼻翼两边。
2.精油热敷治疗鼻炎
做法:取精油滴在热毛巾或小手帕上,敷在宝宝的鼻子上;或用精油喷雾,喷在空气当中。原理:有些精油用来热敷,可改善鼻黏膜的肿胀问题,有助于通畅鼻塞;精油喷雾则可以在空气干的时候,改善空气的湿度。[page]
精油一次的使用量不要太多,一滴就够了,因为精油浓度太高,反而会造成化学刺激;另外,在室内使用精油喷雾的时间不要太长,注意维持适当的空气湿度。
3.滴母乳治疗鼻炎
做法:哺乳妈妈将挤出的母乳,滴进宝宝的鼻孔里。原理:可能会产生物理性的功效,因为母乳的温热度,可以让宝宝的鼻腔暂时通畅一些,但是否与母乳的成分有关,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医学实证。
儿童鼻炎的分类及家庭护理方法
4.洗冷水脸有利于预防小儿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
①.晨起用冷水洗脸可增加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②.用冷水洗脸还可使鼻腔血管收缩,减少腺体的分泌,使鼻腔堵塞症状得到缓解,并且使鼻腔粘膜的血管对冷空气的反应能力加强。坚持下去,可有效预防人体反复感冒的发生,增强机体鼻粘膜的抗病能力。
一般来说,病毒和细菌是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原体,这些致病菌平时隐藏在鼻腔内或咽喉里,肉眼看不到,当鼻粘膜和咽喉粘膜的防御机能,它们不会使人体发病。然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鼻粘膜功能减退,细菌和病毒就和乘机入侵。当鼻粘膜血管收缩,组织内缺血,鼻粘膜抵抗力降低,给细菌和病毒创造了入侵条件,诱发 感冒,并可进一步发展为慢性鼻炎或是使原有的慢性鼻炎症状加重。
因此,经常用冷水洗脸非常必要,可预防感冒的反复发生,增强鼻粘膜的抵抗力,从而避免慢性鼻炎的发生。
防治鼻炎的方法
锻炼身体,营养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衣着保暖适度,减少感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避免鼻窦黏膜肿胀,影响通气引流。
不要将异物塞入鼻腔,纠正抠鼻坏习惯,减少鼻外伤。
不要到不清洁的水中游泳和跳水,以防止细菌流入鼻窦。
有特异体质的宝宝,如患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要尽量避开过敏原,积极治疗原发病。
温馨提示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特别注意保护鼻子,绝对不去抠、不去搓,擤鼻涕先堵住一边轻轻用 力,而不是捏住两边鼻孔一起用力。慢性鼻炎患者可以通过注意生活方式保护好鼻子,会大大减轻症状,对治疗鼻炎有好处。
2013-06-25 1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