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胃大部切除术、胃次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使原有的生理性限制食物或食糜排空“闸门”结构缺失,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明显缩短,胃酸杀菌作用明显减弱或缺失,肠道对食糜的消化吸收减少,因而导致腹泻。其治疗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 饮食治疗:
(1)调整饮食结构
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和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一次摄入大量纤维素或高脂肪饮食。
(2)注意饮食速度
进食速度过快,会导致一次胃肠容量太大,来不及消化吸收,引起腹泻。进食速度适度为原则。
(3)控制进食量
一次食量不宜过多,进食过多同时合并有胃排空加速,会导致肠道分泌过速,大量食物及分泌液机械性刺激肠道运动过速,会引起或加重腹泻。
(4)讲究饮食卫生
上述胃切除术后,胃酸分泌明显减少,加之胃内食物排空加速,胃酸杀灭细菌作用减弱,容易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繁殖等菌群失调症的发生。进食时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2. 药物治疗
对于饮食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适当应用收敛药,以减慢肠道运动速度,缓解腹泻症状。常用的药物有:
思密达 每次3g,每日3次;
鞣酸蛋白 每次1~2g,每日3次;
次碳酸铋,每次1~2g,每日3次;
活性碳 每次1~3g,每日3次;
苯乙哌啶 每次2.5~5mg,每日2~3次;
复方苯乙哌啶1~2片,每日2~3次;
易蒙停 每次5mg,每日2~3次。
2012-11-15 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