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育年龄的女性有15—20%的人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是人们对其了解还不是很多,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仅次于子宫肌瘤的妇科第二位常见病,估计而此病使不孕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彻底预防有一定困难。因此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症状表现
1、痛经和持续下腹痛。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且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能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一日最剧,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时消失。
2、月经失调。约15%的患者有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少数可出现经前点滴出血。
2、性交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状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多见于直肠子宫凹陷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且以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更为明显。
4、不孕。正常妇女不孕率约为1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高达40%。
5、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粘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推荐阅读: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恶化吗?
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高温尾因素以及临床检查恶变的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恶变可能但几率小。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还是没必要惊慌,因为其恶变的几率是非常小的。患上疾病后及时去医院治疗并治愈还是需要提醒大家的。
1、子宫内膜异位:巧囊大、年龄大等高危因素。
2、子宫内膜异位临床上检查:
(1) 血清CA125水平过高(大于200 IU/L)。
(2) 卵巢异位囊肿体积较大,超过10cm或短期内明显增大。
(3)超声波﹑CT或核磁共振检查等发现卵巢囊肿内有实质性或乳头状结构,或病灶内血流丰富。
(4)疼痛节律改变,痛经加重或出现持续性腹痛。[page]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性之间的关系?
女性患上子宫内膜异位之后,常常出现衍生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还会发生令人痛苦的性交痛。性交痛则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直肠陷凹、子宫骶骨韧带、阴道直肠隔时,性生活中病灶受到牵扯而引起的。性交痛随性交的次数增多,性交幅度加大而加重,有时甚至难以忍受。这种疼痛的轻重,与子宫内膜异位的具体部位,病灶大小有一定关系,对患者心理,情绪及身体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极易造成心身两方面的恶性循环。
要消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带来的性烦恼,其根本方法是彻底根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目前治疗的方法较多,如中西药或手术治疗,但必须在有经验的妇科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不可自选其事,对性交时疼痛症状较为严重者,应在经前期避免性生活,防止形成恶性循环而致性厌恶。此外,患者应避免过冷、过热刺激,避免过于劳累,避免烦恼或发怒,精神不可过于紧张,如出于应急,可服用益母草膏,复方丹参处,元胡止痛片等中成药,对缓解疼痛也具有一定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胎儿有影响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是育龄期妇女较常见的疾病,以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性交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导致的自然流产在临床发病率较高,平均达40%,较正常的妊娠自然流产率高。
其引起自然流产的机制较复杂,总的概括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受体数量减少,导致分泌功能不足,孕早期提供给胎儿营养不足影响胚胎发育;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卵泡生长到一定时期并未破裂排卵,但其内部发生黄素化)发生率较正常妇女显著增高,卵巢排卵功能不好,黄体功能不全,导致流产。
2013-06-21 11: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