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病因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巨细胞病毒具有潜伏活动的生物特性,多为潜伏感染,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传播途径:
1、成人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亦可经唾液、精液、血液、尿液传播。
2、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播给胎儿,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①宫内感染:②产道感染;③出生后感染。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诊断常用方法有: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血清巨细胞病毒IgG、IgM;
(2)孕妇宫颈脱落细胞或尿液涂片行Giemsa染色后,在光镜下检测脱落细胞核内嗜酸性或嗜碱性颗粒,见到巨大细胞包涵体,这种特异细胞称猫头鹰眼细胞,具有诊断价值;
(3)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此法简便、快速、敏感;
(4)PCR技术扩增巨细胞病毒DNA,短时间内获满意结果。
[page]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除根据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史和患儿的临床表现外。主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若为宫内感染,出生时从新生儿尿液或脑脊液中能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从脐血或新生儿血中检测出巨细胞病毒IgM,具有诊断价值。若为产道感染,至少于生后2周方能从新生儿尿液中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此外,新生儿尿液、胃洗出液、脑脊液沉渣作涂片并染色后,在光镜下查到巨大细胞内含典型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同样具有诊断价值。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处理
1.于妊娠早期确诊孕妇患巨细胞病毒感染,或立即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时抽取羊水或脐静脉血检查特异性IgM,若为阳性应中断妊娠进行引产,以免出生先天缺陷儿。
2.于妊娠晚期感染巨细胞病毒或从宫颈管分离出病毒,无需特殊处理,妊娠足月临产后,可经阴道分娩,因胎儿可能已在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由于新生儿尿液中可能有CMV,故应使用一次性尿布,或用过的尿布做消毒处理。
巨细胞病毒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发病率为0.4%~2.4%,严重者引起胎儿、婴儿严重损害,甚至死亡。感染的存活新生儿巨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近约10%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大、视力障碍、小头症等。多数患儿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周内死亡,幸存者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013-06-17 1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