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哪些(一)
细数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哪些
痔疮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出血和脱出。内痔(外痔也一样)的形成,均是由臀部淤血所致。内痔是由于肛门齿状线以上粘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形成柔软静脉团所组成的。由于齿线上的神经为植物神经。它对疼痛刺激不敏感。所以内痔患者疼痛一般不明显。
内痔分为四期:
I期: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lI期: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核脱出,便后可以自行还纳;
Ⅲ期: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期:偶有便血,痔脱出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
外痔
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最常见的是血栓外痔。
炎性外痔:齿线以下发生的红肿包块,起病较急,包块皮肤水肿,压痛明显。
血栓性外痔:齿线以下突发性红肿包块,疼痛明显,皮下可触及硬结。
混合痔和环状混合痔
混合痔是指同一方向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者。混合痔兼发于内痔、外痔的双重症状。
环状混合痔病人表现为肛缘呈360度全肛管分布(或)肛管完全下翻相对下移和(或)大便时痔呈环状肿胀或脱出者。
环状混合痔属于比较复杂的痔疮,需要及时手术治疗,手术的质量关键是看手术医生的技术和经验!
肛裂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患,其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第三位。是以肛管皮肤全层裂开,不易愈合而形成的慢性梭形溃疡,周期性剧烈疼痛为本病特征。85%一95%的肛裂发生在肛管后部,少数发生在肛管后方。其特点是肛门括约肌痉挛,便时疼痛或便血,裂口久不愈合,逐渐演变为较深的慢性溃疡,常在裂口外侧继发哨兵痔、纤维性息肉、皮下瘘等附件。发病年龄以20—30岁为多,儿童及老年人较少,女性多于男性。它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如不及时正确地治疗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工作。
细数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哪些(二)
细数常见的肛肠疾病有哪些
肛瘘
肛瘘,是肛管直肠瘘的简称。肛瘘的命名是以发病的形态而命名的。这是因为其主要的症状是从肛门周围皮肤上的疮口反复地淋漓不断地向外流脓或脓血,甚至流出粪便,因而将此称作瘘。民间形象地比喻为疮孔内隐藏着一个偷粪老鼠,因而俗称为“偷粪老鼠”。
肛乳头肥大
肛乳头是肛管与直肠互相连结处隆起的小圆椎组织,沿齿状线排列,乳头数大多为4个左右,但形态及多少、大小因人而异,有些人没有肛乳头。有的可带蒂脱出肛外,产生症状。
肛窦炎
肛窦又名肛隐窝,是形如杯口状的凹陷小窝,位于肛柱之间、肛瓣之后,一般有6—8个。底部有一个能分泌液体的腺体,称为肛腺,肛窦的开口是向上的。肛窦炎是肛窦和肛瓣发炎,也叫肛隐窝炎,由于症状不明显,常被人忽视,但肛窦感染发炎不及时给与适当的治疗,常可导致许多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生。如肛乳头炎,对于预防许多肛肠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累积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人认为与某种病原体感染有关,也可能跟遗传有关(目前已发现至少有6个易感基因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有10%一30%的人发病,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目前,与克罗恩病统称为炎性肠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发,男女比例约为1:1。
主要症状为腹泻伴有黏液脓血便(占70 -90%),主要是由于肠黏膜充血、出血和溃疡造成。轻者2—3次/日,便血轻或无;重者大便10次/日以上,明显脓血,甚至便血。大便带血常见,鲜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混于粪便之中,与病变部位有关。70%以上病人伴有腹痛,一般为轻至中度疼痛,部位常位于左下腹或下腹,呈痉挛性疼痛,多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2013-06-14 1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