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肝病的饮食调养方法

      小儿肝病的饮食调养方法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摄入的营养物质不仅需满足机体能量及细胞代谢的需要,而是还要保证身体的生长、发育的需求。儿童机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咀嚼和消化功能较成人差,对蛋白质、糖、脂肪等代谢功能较差,而且小儿患肝病后往往表现有明显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食、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影响进食,出而小儿患肝病后如何进行合理的饮食调养,以保证营养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小儿肝病的饮食调养方法

      小儿肝病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充足的维生素为原则。

      >>>>推荐阅读:如何让乙肝妈妈生出健康宝宝

      小儿患肝病后肝脏受到明显的损害,需要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来满足肝细胞再生与修复的需要,另外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亦需无足的优质蛋白供应。但过量的蛋白质饮食可加重肝脏、肾脏负担,对肝功能恢复不利,因此,蛋白质供应的量应掌握在每日每千克体重2~4克,可选用乳制品、鱼虾、瘦肉、蛋、禽、豆制品等优质蛋白。

      脂肪是小儿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必需脂肪酸为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对婴幼儿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大脑及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发育和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供给要充足。但小儿患肝病后往往有胃肠道功能紊乱、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尤其出现黄疸的小儿,胆汁分泌不畅,脂肪不易被消化吸收,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进食动物性脂肪,对于含脂肪较高的肉类、油煎炸食品应尽量少食用。[page]

      碳水化合物的量可根据患儿食欲情况灵活掌握,如患儿处于肝病急性期,进食蛋白类食物较少,可多给予碳水化合物饮食,以满足能量的需求,但应注意要少进食粗粮或易胀气的食物,食物要细、软、易消化。肝病急性期后食欲逐渐恢复,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恢复到占总热量的60%即可。

      为保证小儿的生长和肝脏功能的恢复,应摄入足量的多种维生素,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摄入充足的奶类和大豆食品,提供钙、磷,满足骨骼迅速生长的需要。


    小儿肝病的饮食调养方法

      一、休息

      对于急性肝炎患儿,必要的休息尤为重要。有不少患儿发生重型肝炎,是由于休息不好,活动量过大,或活动过早的结果。待黄疸和消化道症状减轻后,才能逐渐起床活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尚需继续注意休息观察一个月。病情稳定,学龄儿童方可返校复课,且半年内不可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和重体力劳动。对于恢复期患儿已无明显症状者或慢性肝炎患儿,不宜太过份强调休息,应动静结合。否则,会影响小儿的情绪和体重的增加,反而对病的康复和机体健康不利。

      >>>>推荐阅读:哪些乙肝患者可以怀孕

      二、营养

      合理安排起居饮食,适当注意营养,在小儿病毒肝炎的治疗措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采用“三高一低”的即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但也不可过于强调“三高一低”的要求,应根据小儿的消化功能和接受能力,以满足小儿的食欲为原则。尤其是恢复期病儿,应适当限制脂肪摄入,吃糖也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食欲,并可引起腹胀。部分恢复期患儿食欲亢进,加在自控能力差,应注意不可任意摄入过多,以防止发生肥胖和脂肪肝。这不仅对肝脏恢复不利,而且还会带来其他的不良后果。

      温馨提示:食疗也是治疗的一部分,饮食习惯营养摄取,是肝病患者都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制定一个科学的食疗食谱是肝病治疗方案的决定性因素。

    2013-06-09 1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