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畸形的常见问题有哪些(一)
动静脉畸形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团多余的发育异常的脑血管,虽然不是瘤,但可随人体发育而渐渐长大。AVM由一支或几支弯曲扩张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而形成的一个血管团,
小的直径不及1厘米,大的可达10厘米。由于畸形血管团内动静脉直接交通,脑组织得不到充分血液供应,因此其周围脑组织缺血而萎缩,造成功能减退,出现症状或体征。由于畸形血管壁发育不良,加之大量血流冲击,还可导致出血。颅内AVM可位于大脑半球的任何部位,呈楔形其尖端指向侧脑室。脑动静脉畸形多发于青壮年,以16~35岁常见,男性稍多于女性。
颅内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出血,约占半数以上,且多在16~35岁之间发病。畸形血管破裂可导致脑实质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位于功能区的AVM出血,可致偏瘫、失语等体征。近年研究发现,在各年龄组未破裂的AVM,每年出血率约为1%~3%。年青病人AVM出血的危险高于老年病人。AVM再出血率和出血后病死率都低于颅内动脉瘤。这是由于多为发育异常的静脉出血,压力低于脑动脉压。
影响颅内AVM破裂出血的因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单支供应动脉供血、体积小、部位深在,以及后颅凹AVM容易破裂出血。出血与性别关系不大。妇女妊娠期,AVM破裂的危险性增大。
颅内动静脉畸形另一常见症状即癫痫发作。癫痫可作为首发症状,也可发生在出血后或发生在出血时。成人中约21%~67%以抽搐为首发症状,一半以上发生在 30岁前,多见于额、颞部AVM。体积大的脑皮层AVM较小而深在的AVM容易引起癫痫。额部AVM多发生癫痫大发作,顶部以限局性发作为主。AVM发生癫痫与脑缺血、病变周围神经细胞变性,以及出血后的含铁血黄素刺激大脑皮层有关。有人统计约1/5出过血的AVM会发生癫痫。癫痫发作并不意味出血的危险性增加。早期可服药控制发作,但最终药物疗效不佳。由于长期顽固性癫痫发作,加上脑组织缺氧不断加重,致使病人智力减退头痛是AVM的另一常见症状,约一半AVM病人有头痛史。头痛可为单侧局部,也可呈全头痛,间断性或持续性。头痛可能与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静脉窦压力改变影响痛觉纤维有关;AVM小量出血、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也是造成头痛的常见原因。
动静脉畸形的常见问题有哪些(二)
动静脉畸形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未破裂出血的AVM患者中,还可表现有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前已述及脑内出血可致急性神经功能缺损。由于AVM盗血作用或合并脑积水,病人可出现运动、感觉、视野以及语言功能障碍。大型AVM病人有时可听到与脉搏一致的血管杂音,累及眶部的AVM还可表现眼球突出。
脑动静脉畸形在CT加强扫描上表现为混杂密度影像,大脑半球中线结构无移位。在急性出血期,CT可以确定出血的部位及程度。磁共振成像(MRI)因病变内高速血流表现为流空现象。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本病的必须手段。全脑血管造影并连续拍片,可以了解畸形血管大小、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血流速度。有时还可见对侧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盗血现象。
脑电图检查可发现患侧大脑半球病变区及其周围可出现慢波或棘波。对有抽搐的病人术中脑电图监测,切除癫痫病灶,可减少术后抽搐发作。
手术切除为治疗颅内AVM的最根本方法,不仅能杜绝病变再出血,还能阻止畸形血管盗血现象,从而改善脑血供。只要病变位于手术可切除部位均应进行开颅切除。应用显微手术技术,颅内AVM手术切除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对AVM 出血形成血肿的急诊病人,如病人条件许可应在术前完成脑血管造影,以明确畸形血管情况。病人已昏迷且出现脑疝,应紧急开颅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压,抢救生命,待二期手术再切除畸形血管。未行血管造影贸然切除畸形血管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对位于脑深部重要功能中枢如脑干、间脑等部位AVM,不适宜手术切除者以及手术切除后残存的AVM、直径小于3厘米,可考虑伽玛刀或X-刀治疗,使畸形血管内皮缓慢地增生,血管壁增厚,形成血栓闭塞畸形血管,这一过程常约需1~2年,因此应向病人讲清在这期间,畸形血管仍有出血可能。
血管内介入治疗多与手术合并采用,通常于术前1~2周应用特制的合成胶、球囊等材料对AVM进行栓塞令其体积缩小后,再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对某些单一动脉供血的AVM有时也可治愈。
各种治疗后都应择期复查脑血管造影,了解畸形血管是否消失。对残存的畸形血管团还需辅以其他治疗,避免再出血。
2013-06-08 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