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关于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介绍

      关于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介绍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临床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症状。

      【流行病学】

      本病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本病的流行病学有以下特点:①地区性分布:如在我国北方发病率可达130/10万,而美国仅为5/10万,而且在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高发与低发区之间的发病率相差数十倍到二、三百倍;


    关于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介绍

      ②男性高于女:其比例为1.3:3:1;

            >>>>推荐阅读:食管癌治疗流程图

      ③中老年易患:我国80%的患者发病在50岁以后,高发地区人群发病和死亡比低发地区提前10年。

      【病因】

      食管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食管癌的发生与该地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存在强致癌物、缺乏一些缓癌因素及有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一、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

      1、亚硝胺是被公认的化学致癌物,其前体包括硝酸盐、亚硝酸盐、二级或三级胺等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其含量显著增高,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国内已成功用甲苄亚硝胺诱发大鼠的食管痛,并证实亚硝胺能诱发人食管鳞状上皮癌。

      2、真菌毒素的致癌作用各种霉变食物能产生致癌物质。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等真菌不但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能增加二级胺的含量,促进亚硝胺的合成。霉菌与亚硝胺协同致癌。[page]

      二、饮食刺激与食管慢性刺激

      一般认为食物粗糙、进食过烫,咀嚼槟榔或烟丝等习惯,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或弥漫性上皮增生,形成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慢性食管疾病如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或食管憩室等患者食管癌发生率增高,可能是由于食管内容物滞留而致慢性刺激所致。

      三、营养因素

      饮食缺乏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B↓2和C缺乏,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物、饮水和土壤内的元素钼、硼、锌、镁和铁含量较低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


    关于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介绍

      四、遗传因素

      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族性聚集现象。在我国高发地区,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调查还发现林县高发区居民迁至他县后,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些现象说明遗传与食管癌有一定的关系。

      >>>>推荐阅读:食管癌治疗费用

      五、癌基因

      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引起食管癌的发生,其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认为是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的基因变化所致,研究已证实的有Rb、P53等抑癌基因失活,以及环境等多因素使原癌基因H-γ αs、C-mуc和hsι-1等激活有关。

      六、人乳头状病毒

      一些研究发现食管上皮增生与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食管上皮增生则与食管癌有一定关系。但两者确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3-06-06 17: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