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关于脱肛的病因预防检查

    脱肛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下列各因素与发病有关。

      1.解剖因素

      小儿骶尾骨弯度小,直肠较垂直,腹内压增高时,直肠缺乏支持而易于脱垂,直肠前陷凹腹膜反折过低,腹内压增高和肠袢压迫使直肠前壁突入直肠壶腹导致脱垂,老年人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时会阴撕裂亦可使直肠发生脱垂。

      2.腹内压增高

      长期便秘,腹泻,慢性咳嗽和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可导致直肠脱垂,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直肠脱垂常伴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患,两者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神经系统病变时,控制及调节排便的功能发生障碍,直肠慢性扩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减弱,从而产生便秘和控制排便能力下降,排便时异常用力,使肛提肌及盆底组织功能减弱,也是直肠脱垂的常见原因。


    脱肛的病因
    >>>推荐阅读:专家谈脱肛

      3.其他外伤

      手术引起腰骶神经麻痹,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引起直肠黏膜脱垂。

      脱肛具体预防措施有:

      1.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疾病,婴幼儿尤要注意。

      2.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生活规律化,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3.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page]

      4.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5.经常做肛门体操,促进提肛肌群运动,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效果,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脱肛的检查方法:

      1.肛门视诊可发现排粪时有柔软团块状肠粘膜脱出肛外,患者排粪动作时见肠粘膜自肛门脱出

      2.直肠指检。


    脱肛检查

      3.血尿便常规检查。

      4.直肠镜检。

      5.钡灌肠造影 了解有无过长的乙状结肠。

      6.排粪造影 可见力排时先出现在直肠内套叠,再发展为直肠外脱垂。

      脱肛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但是由于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脱肛的症状,认为是其他的疾病,导致脱肛的长期的出现。

    各种治疗脱肛的方法介绍

    2013-06-05 15: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