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颈椎退行性变病因病理介绍

      颈椎退行性变和颈椎病有什么关系?

      椎体边缘骨刺形成也是颈椎的退行性变之一,而晚期病例骨赘十分坚硬,尤以多次外伤者,可如象牙般状。颈椎的退行性变表现方面重要有椎间盘变性,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和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五个方面。<<<<专家谈脊柱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变病因病理介绍

      由髓核、纤维环和椎体上、下软骨板三者构成的椎间盘为一个完整的解剖形态,三者为一相互关连、相互制约的病理过程,当病变进入到一定阶段,则互为因果,并形成恶性循环而加速颈椎病的发展。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这一过程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病至关重要,也是其从颈椎间盘症进入到骨源性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

      骨赘的形成可见于任何椎节,但以颈5~6、颈6~7和颈3~4 最为多见。从同一椎节来看,以钩突处先发居多,次为椎体后缘及椎体前缘。颈椎的退变并不局限于椎间盘以及相邻近的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还包括小关节、黄韧带和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由于前述之诸多原因也会引起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page]

      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1、椎间盘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原因是因为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颈椎退行性变病因病理介绍

      2、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原因:椎体及其附属结构

      椎间盘变薄引起颈椎不稳时,其周围韧带常受异常应力的牵扯,致其附着点损伤引起骨赘增生。椎间隙变狭窄也使后关节与钩椎关节应力增加,使其受损伤及增生。易发生增生的节段依次为颈5、颈6、颈4及颈7。

      3、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原因不能单纯用机械压迫因素来解释,还有血管因素和化学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肿及炎症引发或加重了神经症状。

      4、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

      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增生,黄韧带肥厚等可引起椎管狭窄,导致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原因是钩椎关节、后关节增生,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相关推荐:腰椎退行性变相关知识讲解

    2013-06-04 16:07:37

脊柱退行性变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