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精神分裂症的简单介绍(一)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是什么?

      1、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可自行缓解,治疗效果也较理想。本型较为少见。起病较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紧张性木僵,病人不吃、不动也不说话,如泥塑木雕,或如蜡像一般,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意识仍然清醒。有时会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的兴奋躁动,这时行为暴烈,常有毁物伤人行为,严重时可昼夜不停,但一般数小时后可缓解,或复又进入木僵状态。


    精神分裂症的简单介绍(一)

      2、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为精神分裂症中最多见的一型。一般起病较缓慢,起病年龄也较其他各型为晚。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妄想和幻觉,但以妄想为主,这些症状也是精神病性症状的主要方面。幻觉在妄想形成前后或同时均可出现,以内容对其不利的言语性幻听最为多见,此外也可出现幻视、幻触、幻嗅等。除妄想和幻觉外,虽然也可有情感不稳定、行为异常等表现,但一般对情感意志和思维的影响较少,行为也不很奇特。本型病人智能完好,日常生活也能自理,虽然自发缓解较少,但经过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专家谈精神分裂症[page]

      3、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预后最差,以痴呆状态为最终表现。本型较为少见。起病隐袭,发展缓慢,多在青少年期发病。其临床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早期可表现为类似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头昏、失眠等,然后逐渐出现孤僻、懒散、兴致缺失、思维贫乏或松弛、情感淡漠和行为古怪,以至无法适应社会需要,但没有妄想、幻觉等明显的“阳性症状”。病情严重时精神衰弱日益明显。病程至少2年。


    精神分裂症的简单介绍(一)

      4、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本型病人生活难以自理,预后较差。本型在精神分裂症中也较为多见。起病多在18-25岁的青春期。起病缓急,常与始发年龄相关,始发年龄越早,起病就越缓慢,病情发展呈阵发性加剧;始发年龄越晚,起病就越急骤,病程在短期内就能达到最厉害。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思维、情感和行为障碍。思维障碍表现为言语杂乱,令人难以捉摸。

      5、狭矮型精神分裂症

      该类型主要是患者换位思考,纵深思考的能力差。表现为怀疑一些和本人不相关,或时间,空间差距比较大,联系相对较少的事件。患者的症状是在思维上夸大这些联系和影响。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的简单介绍(二)

    2013-06-03 16: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