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二)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二)

      一、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氧化治疗组方

      采用乌头汤加味治疗,处方如下:

      川乌15g 草乌15g 黄芪30g 麻黄10g 芍药10g 防己10g 鸡血藤20g 甘草10g,伸筋草20g 偏于寒型加桂枝20g、细辛3g,湿邪较重加苍术15g,薏苡仁15g,萆15g,疼痛较甚加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偏体质虚弱者加太子参30g,枸杞30g,顽固者加制雷公藤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煎二次,每次取水500毫升,煎汁200毫升,二煎混合后,分二次服,早晚各一次。药渣可用来熏洗或外敷于疼痛关节处。

      二、传统的中药治疗类风湿的处方:

      治疗以补肾化痰祛癖通络为法.基本方组成为:生熟地各12g,当归15g,构祀子12g,鹿角胶10g. 巴戟天12g,补骨脂12g,桑寄生12g,南星10g.白芥子10g,桂枝1摊,三七10g,水蛙3g,地鳖虫10g.穿山甲6g,僵蚕10g。疼痛者,风痛酌加独活、羌活、薪蛇、海风藤各10g;寒痛酌加肉桂3g,制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各10g;湿痛酌加芭仁30g,苍术、白术、川草解、木瓜、千年健各1飞;热痛酌加知母1吨、生石膏3摊、连翘12g、忍冬藤12g、防己10g;疲痛酌加全蝎5g,娱蛤3g;痛在上肢酌加川芍9g,羌活、片姜黄、桑枝、秦笼各10g;痛在下肢酌加牛膝、木瓜各1鲍;痛在颈项酌加葛根、威灵仙各12g;痛在腰脊酌加狗脊、川断各10g;肿胀酌加半夏9g,泽泻、土获荃各12g,乌梢蛇、苍术、防己、苏木各10g;僵直拘挛酌加透骨草、青风藤、鸡血藤各12g,宽筋藤、僵蚕、伸筋草各10g;肌肉莽缩酌加大剂量黄蔑3鲍、熟地20g.

      >>>>推荐阅读: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流程图

      上方每日1剂,水煎3服。另外,以紫河车(焙干)200g、冬虫夏草30g、乌梢蛇200g、全蝎100g,娱蛤60g、西红花1鲍共为粉末装胶囊,每天1包,分2次吞服。

      三、传统的西药治疗类风湿的处方:

      风湿病常常侵犯关节、肌肉、骨骼以及软组织,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发热这些症状比较突出,解热镇痛消炎,缓解症状是治疗这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往往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莫比可、乐松、天新利德、西乐葆、万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作用好、疗效高,使得副作用明显减少。

      生物治疗及骨髓移植治疗也已试用于临床。.对于关节病变还可以采用关节镜治疗,大大提高疗效,改观了疾病的预后,致残率明显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四、类风湿诊疗路径

      概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患病率约为 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page]

      临床表现

      1、 症状和体征

      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 。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孔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

      2、 实验检查

      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至中度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等)、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其他如抗角质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和抗环瓜氨酸多肽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但敏感性仅在30%左右。

      3、X线检查

      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关节和手及(或)双足X线片,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Ⅳ期(表1)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典型的病例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表2)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单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某些不典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被误诊或漏诊。对这些患者,除了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外,还可做核磁共振显象(MRI),以求早期诊断。对可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2、活动性判断

      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项目包括疲劳的严重性、晨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关节压痛和肿胀的数目、关节功能受限制程度,以及急性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等。爱康之家(ikang.org)是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公益论坛,康友们可以在一起交流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康复,讨论类风湿的相关问题,共同对付类风湿关节炎,避免上当受骗。在这里没有包治百病的广告,纯粹是患者之间的直接交流。

      3、缓解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标准有:

      ① 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

      ② 无疲劳感

      ③ 无关节痛

      ④ 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

      ⑤无关节或腱鞘肿胀

      ⑥ 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小时,男性小于20mm/小时。

      符合五条或五条以上并至少连续2个月者考虑为临床缓解;有活动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肌炎和近期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则不能认为缓解。[page]

      4、鉴别诊断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所致的关节炎相鉴别。

      >>>>推荐阅读:谈如何治疗风湿病

      (1)骨关节炎

      该病为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活动时关节痛加重,可有关节肿胀、积液。手指骨关节炎常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尤其在远端指间关节出现赫伯登(Heberden)结节和近端指关节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易被视为滑膜炎。骨关节炎通常无游走性疼痛,大多数患者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或低滴度阳性。X线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

      (2)痛风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呈反复发作,好发部位为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或跗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关节,急性发作时通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在关节和耳廓等部位出现痛风石。

      (3)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以手指或足趾远端关节受累为主,也可出现关节畸形,但类风湿因子阴性,且伴有银屑病的皮肤或指甲病变。

      (4)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主要侵犯脊柱,但周围关节也可受累,特别是以膝、踝、髋关节为首发症状者,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该病有以下特点:①青年男性多见;②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外周关节受累多以下肢不对称关节受累为主,常有肌腱端炎;③90-95%患者HLA-B27阳性;④类风湿因子阴性;⑤骶髂关节及脊柱的X线改变对诊断极有帮助。

      (5)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可有关节症状,且部分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但它们都有相应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

      (6)其他 对不典型的以单个或少关节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要与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感染)、反应性关节炎和风湿热相鉴别。

    2013-06-03 11:13:48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线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