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1、体层摄影又称为断层摄影,是利用X线球管和胶片的协调移动,有目的地使腰间盘突出的某一平面结构显影的摄片方法。它可以逐层显示平片摄影所不能显示的细小病变和因骨影重叠而显示不清的结构。
2、造影检查腰间盘突出是利用碘剂或空气作为对比剂,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后照X线片,以显示其中病变的检查法。造影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损害。
3、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即MRI)是一种无伤害性的多平面成像检查方法,对于诊断腰间盘突出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其影像清晰,且一般不需造影剂,亦无放射危害,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检查方法。但其设备昂贵,腰间盘突出的诊断费用也很高,相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若要进一步推广是有一定难度的。
4、目前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中,电子计算机横断扫描(即CT),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它在诊断腰间盘突出中,对于测定形态和管径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优于其他各种检查方法,对于指导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热点关注:盘点那些患有腰间盘突出的明星[page]
怎样进行腰间盘突出诊断?
1、腰椎活动受限:因疼痛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所致。轻者表现为采取部活动发板,脊柱后伸和向患侧弯时,活动受限更为明显;重者卧床不起,翻身困难,甚至昼夜跪伏在床上。
2、下肢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改变:突出物压迫腰神经根,可造成受累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椎间盘突出的椎间隙不同则压迫不同的腰神经根,因此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出不尽相同。
3、压痛及放射痛:80%以上本病患者,在发生纤维环破裂的椎间隙的椎旁有明显压痛点,而且疼痛会向患侧下肢放射,甚至可放射到足跟和足趾。临床90%以上患者压痛点位于采取椎4-5间隙和采取5-骶1间隙椎旁,是临床判定受累椎间隙的重要手段之一。
4、直腿抬高试验和强强试验阳性: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前者的检查方法是将膝关节伸直,并在此伸进位将被检查的下肢抬高,职尚未抬到 90°即出现该侧坐骨神经牵拉痛时,即可认为阳性。后者的检查方法是在患肢直腿抬高到将痛未痛时,将足被动背伸,如出现坐骨神经痛即为阳性。
相关推荐:
2013-05-31 1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