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五)

      颈椎病颈部牵引起什么作用?

      颈部牵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列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甚至恢复正常;纠正椎体的倾斜,使椎体间关节的扭曲、松动和错位等轻微的可逆性病理改变随之消失。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五)

      通过颈部牵引可使患椎椎间隙逐渐被牵开。有人通过牵引前、后X线片对比证明,牵引后每一椎间隙可增宽2.5毫米一5毫米。同时,牵引降低了椎间盘内压或使椎间盘内产生负压,后纵韧带张力增强,缓冲了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使早期、轻型患者在突出物尚未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时回纳,并可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随着椎间关节的牵开,两侧狭窄的椎间孔和嵌顿的小关节滑膜也可被牵开,缓解了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与刺激。同时牵引的固定制动作用限制了颈椎活动,减少了因活动所造成的刺激或磨擦,有利于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局部炎性水肿、充血、渗出的吸收与消退。<<<专家谈颈椎病的治疗

      此外,牵引可使颈部痉挛肌肉逐渐放松,缓解疼痛症状,并使受限的功能运动得以恢复;因局部松动变位引起的椎动脉曲折、痉挛现象也可随牵引而改善,有利于大脑供血和脑脊液、脊髓血液循环的改善。[page]

      颈椎病自我颈部牵引时应注意什么?

      1、牵引带应柔软、透气性好,枕颌连结带、悬吊带要调整为左、右等长,使枕、颌及左、右颌侧四处受力均等。

      2、牵引重物高度以距地面20厘米一60厘米为宜,即患 者站立后重物可落在地上。悬吊的绳索要在患者手能抓到的范围。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五)

      3、挂于牵引钩的牵引带两端间距为头颅横径的2倍,以免两侧耳朵及颞部受压,影响头部血液回流。

      4、牵引绳要够长(约2.5米),要结实。牵引架的固定要可靠。<<<热点文章:盘点娱乐圈患有颈椎病的明星

      5、牵引的重量可从3公斤一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8公斤一10公斤。每回牵引的时间在10—30分钟,每1个疗程以3—4周为宜。在症状缓解或消失较快时,不应过早中止牵引,以减少复发。具体的牵引重量和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牵引效果而定,一般以牵引时无头晕、疼痛,牵引后症状减轻、无疲乏无力的感觉为宜。

      6、自我牵引时要特别注意牵引角度。通常牵引的角度以轻度的前屈位,即头前屈与躯干呈10°一20°角为宜。但对某些患者则应根据病情选择牵引角度,例如: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椎体后缘骨刺形成的患者,不宜采用前屈位;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以颈椎自然仰伸位牵引较好;椎管狭窄及黄韧带肥厚的患者,则应避免后伸位牵引。[page]

      颈椎病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任何手术的成功.除了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良好操作外,术后的观察、护理等也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颈椎病手术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术后的处理则更应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据报道,颈椎手术意外死亡—般以手术后多见,且主要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因此,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的观察、护理应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是并发症多发的危险期。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五)

      在颈椎病手术完毕、患者回到病房时,医生、护士应准备好输液架、血压计、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氧气瓶、吸引器等急救物品,以备应急之用。要及时观察血压、脉搏,密切注意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且伴有颈部增粗,要考虑可能是颈深部血肿压迫气管所致,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同时,要注意头颈部的制动,减少颈部活动的次数及幅度。头颈两旁各置沙袋1个,以固定头颈部。切口处压以消毒巾包裹的200克一250克沙袋1个,以减少出血,防止植骨块或人工关节的滑出。此外,为了预防脊髓反应性水肿,可给予50%的葡萄糖液、地塞米松、甘露醇等药物。同时,也可适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关推荐: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一)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二)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三)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四)

    2013-05-31 11: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