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一)

      正常人的颈椎活动范围有多大?

      在医学上,关节活动范围称为关节活动度,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测定。测量时颈部自然伸直,下颌内收。一般而言,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仰头)分别为 45°。实质上,前屈、后伸运动是上一椎体向内下的下关节面与下一椎体向后上的上关节面间前、后滑动的结果。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过度后伸则受前纵韧带和颈前肌群的约束。颈椎的屈伸活动主要由第2—7颈椎完成。左、右侧屈各为45°,主要依靠对侧的关节囊及韧带限制过度侧屈。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一)

      侧屈主要由中段颈椎完成。左、右旋转各为45°,主要由颈椎第1、第2(即寰、枢椎)关节来完成。而环转运动则是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连贯完成的结果。点头动作发生在寰-枕关节。摇头动作发生在寰-抠关节。颈椎的活动度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职业、体型和锻炼情况有一定关系。一般年龄增长,颈部活动逐渐受限。一般情况下先为后神运动受限,前屈最后受累。颈椎病可导致颈椎各方向的活动范围缩小。<<<专家谈颈椎病的治疗

    [page]

      什么叫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摘,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一)

      所谓颈椎病,其大致含义是: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不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患者关注:颈椎病的治疗流程图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page]

      诱发颈椎病的病因是什么?

      1.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2.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小于30岁的颈椎病人,多从事低头工种。


    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一)

      3.头颈部外伤。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4.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50岁有退变者占25%,55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5.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热点文章:盘点娱乐圈患有颈椎病的明星

      6.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颈椎病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下一篇: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二)

    2013-05-31 11: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