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指南(五)
类风湿关节炎的日常锻炼指南
1、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答:功能锻炼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及防止肌肉萎缩有重要作用。这一点是药物治疗所不能代替的。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虽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后,关节肿痛明显缓解甚至消失,但因为不注意功能锻炼,致使关节正常的功能丧失及肌肉萎缩。教训是深刻的。因此,功能锻炼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十分重要,应尽早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功能锻炼方式。专家谈>>>类风湿病的治疗
2、为什么要尽早进行关节锻炼?
答:早期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能促进炎症的吸收。因为炎症可使关节囊、滑膜、韧带、肌膜受损和破坏,与此同时,受损组织又不断再生和修复,而这种修复是按关节活动状态进行的,这时,如处于长期不动状态,那修复后的关节便出现僵直、粘连、正常功能受限。所以,尽早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的功能恢复,通常预后较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锻炼
3、什么时候开始关节锻炼最适宜?
答: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锻炼是运用体育锻炼治疗疾病的一种自我疗法。它的目的是保持或改善病变关节的功能和运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增强体力。当患者的血沉低于50mm/h;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急性活动期关节炎症消退,凡完全具备这3项的病人,无论关节疼痛程度如何,都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在床上做适度的四肢锻炼,可先被动锻炼,即用健侧协助患侧或别人帮助完成。指导患者:能主动活动就不被动,能多动就多动。[page]
4、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时如何掌握活动量大小呢?
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从何时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活动量是多少合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在疾病早期即开始进行,即在疼痛可耐受情况下尽早进行。
2)可先被动运动再主动运动,每天锻炼至少2次,每次30分钟。
3)开始时不要剧烈,要逐渐加大活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锻炼预防
4)活动量应为次日感到轻度疲劳,但不精疲力尽为宜。
5)最好在局部保温前提下开始运动,锻炼前可先热敷或进行温水浴,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名人患者的抗病史>>>点击阅读
6)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活动锻炼时应注意什么?
答:关节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治疗手段,对其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关节锻炼,可以增加肌力,保存关节的活动能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萎缩。因此,只要病人能耐受,就要尽早、有规律地进行。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1)关节功能锻炼时,活动量要适宜,从少到多,渐渐增加,适可而止。不可操之过急,它的成效需在坚持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
2)活动前尽量不加量服用止痛药,以免活动过量过大损伤关节。
3)运动中,应尽量减少对负重关节 (如髋、膝、踝关节和脊柱)的压力的活动,如跳绳、举重等。
4)早晨空气清新,精力充沛,全身肌肉器官已得到充分的休息,此时锻炼效果较好。
6、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如何选择运动项目?
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不宜过多,一般只选 1 ~ 2 项有针对性的运动,并且必须坚持不懈。 活动量有少到多,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对负重关节 (如髋、膝、踝关节和脊柱)的压力的活动,如跳绳、举重等。功能锻炼地点,应选择一个空气污染少,绿色植物多的场所,例如公园中的林荫道、草坪等。[page]
7、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什么要加强下肢肌肉的锻炼呢?
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肌力约为同龄正常人的60%。由于萎缩软弱,肌力减退,对关节的缓冲作用减弱,因而关节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就越发加重了关节的损伤和破坏。髋、膝等下肢负重关节尤为明显。因此加强下肢肌肉锻炼非常重要。
8、关节运动包括哪几方面?
答:根据关节情况,可进行关节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的助力运动\放松运动及牵伸运动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
1)被动运动:关节无法自行活动,需完全依靠他人或另一侧肢体帮助完成的运动,这种锻炼主要用于有挛缩倾向的关节。
2)主动运动:患者依靠自己的关节肌力完成的运动,当关节炎症基本控制后,可进行主动运动。锻炼时注意不要引起疼痛。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动即可成为锻炼的最普通形式。
3)助力运动:介乎于上两者之间。推荐阅读:青少年怎么有效预防类风湿
9、关节红肿痛严重时还应该锻炼吗?
答:关节红肿痛明显的期间,不应该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不仅如此,还应当限制关节的的活动,特别是负重活动,以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推荐阅读:
2013-05-27 16:39:16